一、土地使用證劃撥出讓的區別是怎樣的
出讓土地使用權是指國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將國有土地使用權在一定年限內讓與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后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劃撥土地使用權是指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在土地使用者繳納補償、安里等費用后.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或者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后無償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兩者的主要區別是:出讓土地使用權是有償、有期限的;劃撥土地使用權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一般沒有期限的限制。
《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四條規定:建設單位使用國有土地,應當以出讓等有償使用方式取得;但是,下列建設用地,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可以以劃撥方式取得:
(一)國家機關用地和軍事用地;
(二)城市基礎設施用地和公益事業用地;
(三)國家重點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用地;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用地。
《土地管理法》第五十五條規定:以出讓等有償使用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建設單位,按照國務院規定的標準和辦法,繳納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等土地有償使用費和其他費用后,方可使用土地。
自本法施行之日起,新增建設用地的土地有償使用費,百分之三十上繳中央財政,百分之七十留給有關地方人民政府,都專項用于耕地開發。
二、我國的土地性質有兩種
一種是國有入地,另一種是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國有土地使用權是指國有土地的使用人依法利用入地并取得收益的權利,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取得方式有劃撥、出讓、出租、入股等,有償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可以依法轉讓、出資、抵押和繼承。農民集體土地使用權則是指農民集體土地的使用人依法利用入地并取得收益的權利。農民集體土地使用權可分為農用土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和建設用地使用權:農用地使用權是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或者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單位和個人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的土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是指農村村民住宅用地的使用權;建設用地使用權是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興辦鄉(鎮)企業和鄉(鎮)村公共設施、公益事業建設用地的使用權。
土地使用權也是有一定的期限,一般住宅類的土地使用年限會在七十年,商業用地會在五十年。如果在到期時,當事人依據想使用該土地,那么就可以支付土地出讓金或者是以劃撥的形式來取得該土地的使用權,到期不辦理的就不享有土地使用權了。
土地使用證如何過戶
土地使用證能貸款嗎,怎么辦理
土地使用證被侵權怎么維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老年人可以有門票優惠嗎
2020-12-01愿意離婚但不愿意分割財產怎么辦
2020-11-29贈與合同受贈方不知道成立嗎
2021-03-18簽訂婚前協議書的注意事項
2020-12-25可以同時約定仲裁和訴訟嗎
2020-11-09扣押商品車是否構成刑事犯罪
2020-12-21無故終止合同責任怎么賠償
2021-01-15由家屬代簽解除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3-25繳納五險是否等同于建立勞動關系
2021-01-05勞動關系轉移手續
2020-12-28勞動局怎么認定行為是勞務派遣
2021-01-11勞務派遣工合同期滿是否解聘
2020-12-21停工留薪期是否可以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4追討加班費證據由誰提供
2021-02-27勞動爭議調解不成有哪些情況?
2020-12-30人壽保險公司的責任是什么,人壽保險合同有哪些內容
2020-12-13產品責任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2021-02-23保險合同的終止問題有哪些
2021-03-12小額人身保險的金額是多少
2021-01-31保險合同生效 意味著保險責任的開始嗎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