瀆職侵權類罪名有幾個
刑法分則第九章“瀆職罪”及《刑法修正案(四)》共規定有35個罪名。根據瀆職罪的客觀表現形式,可以將瀆職罪分為以下三類犯罪:
(一)濫用職權型瀆職罪。包括濫用職權罪,故意泄露國家秘密罪,私放在押人員罪,違法發放林木采伐許可證罪,辦理偷越國(邊)境人員出入境證件罪,放行偷越國(邊)境人員罪,阻礙解救被拐賣、綁架婦女、兒童罪,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
(二)玩忽職守型瀆職罪。包括玩忽職守罪,過失泄露國家秘密罪,失職致使在押人員脫逃罪,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騙罪,環境監管失職罪,傳染病防治失職罪,商檢失職罪,動植物檢疫失職罪,不解救被拐賣、綁架婦女、兒童罪,失職造成珍貴文物損毀、流失罪。
(三)徇私舞弊型瀆職罪。包括徇私枉法罪,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執行裁判玩忽職守、濫用職權罪,徇私舞弊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罪,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濫用管理公司、證券職權罪,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稅款罪,徇私舞弊發售發票、抵扣稅款、出口退稅罪,違法提供出口退稅憑證罪,非法批準征用、占用土地罪,非法低價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罪,放縱走私罪,商檢徇私舞弊罪,動植物檢疫徇私舞弊罪,放縱制售偽劣商品犯罪行為罪,招收公務員、學生徇私舞弊罪。
瀆職罪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或者徇私舞弊、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妨害國家機關的正常活動,損害公眾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職務活動客觀公正性的信賴,致使國家與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刑法規定瀆職罪是為了保護國家機關的正常活動以及公眾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職務活動客觀公正性的信賴。
以上就是對你提出的問題的回答,瀆職類型罪名還是比較多的,在什么職位就必須要有自己的責任和義務,不然就是對于國家和人民的懈怠,造成了嚴重的后果,這個損失自己肯定是擔不起的,而是會激化矛盾。如有需要,你可以咨詢律霸網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的緊急措施有哪些
2020-11-15交通事故處理有什么規定
2020-11-15怎樣申請暫停行政處罰決定
2020-12-26專利權可以贈與嗎
2020-12-27一審和二審敗訴終審可能勝嗎
2020-12-15終結執行裁定書法律效力大么
2021-02-17雇傭算承包關系嗎
2020-12-09起訴離婚需要收集哪些證據
2021-02-04一方有債務能爭奪撫養權嗎
2021-01-15斷絕父子關系能分家產嗎
2021-01-11學生在學校自殘學校承擔責任嗎
2021-01-24競業限制名字簽錯有效力嗎
2020-12-20員工勞動關系轉移有補償金嗎
2021-01-14企業為員工買人壽保險有哪些作用
2021-01-24團體意外傷害險的保險責任
2020-11-19保險的原則是什么
2021-01-15出境旅游意外保險怎么報銷
2021-01-26扶老人險中是真撞人而不是被訛保險公司賠嗎
2021-03-21交通事故中有人員傷亡,保險公司什么時候能理賠
2021-03-22不想再續保養老保險可以退嗎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