徇私枉法罪和包庇罪有什么不同
徇私枉法罪與包庇罪的區別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主體不同。前者主體只能是司法工作人員,即特殊主體;而后者為一般主體,即只要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都可以構成。
(二)犯罪手段不同。前者的包庇手段,必須是利用職務之便,通過辦案活動實現包庇罪犯的目的。而后者通過作假證明、幫助毀滅罪跡、隱藏或毀滅罪證等手段實現包庇行為,不要求利用職務之便進行包庇。
(三)犯罪發生的時間不同。前者的包庇行為,一般發生在判決之前。如果司法工作人員在判決生效之后,實施舞弊行為,放走罪犯使其逃脫懲罰的,則構成私放在押人員罪。而后者實施包庇行為,可以在行為人犯罪后的任何階段實施,既可能在偵查、預審、起訴、審判階段實施,也可能在判決之后實施。
徇私枉法罪與偽證罪的區別
關于徇私枉法罪與偽證罪的區別,如下所示:
(一)主體不同。前者主體只能是司法工作人員,但可以構成共犯;后者主體是在偵查、審判過程中出現的四種訴訟參與人,即證人、鑒定人、記錄人和翻譯人。
(二)客觀方面不同。前者在客觀上須有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實施徇私、徇情枉法的行為;而后者除鑒定人、翻譯人、記錄人具有一定的身份,并有可能利用職務之便作偽證外,證人只是具有證人的身份,了解案件情況的人,不要求身份條件和具有利用職務之便的行為。前者犯罪手段廣泛,除在制造偽證、隱匿、銷毀證明材料上與后者相同外,還可以在起訴、審判過程中曲解或濫用法律條文,玩弄或違反訴訟程序,使無罪的人受追訴、使有罪的人不受追訴。而后者行為人只能在偵查、審判過程中作虛假證明、作不符合事實的記錄、作違背事實的鑒定、作不符合原意的翻譯。
(三)侵犯的客體不同。前者侵犯的客體是國家司法機關的正常活動;而后者侵犯的客體主要是人身權利。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徇私枉法罪和包庇罪有哪些不同”問題進行的解答,徇私枉法罪和包庇罪的區別包括犯罪主體不同、犯罪手段不同和犯罪發生的時間不同三方面。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網絡遺囑有沒有法律效力
2021-01-24夫妻可以為對方做擔保人嗎
2020-12-08共享單車用戶訂立合同時應注意的事項
2021-01-18網絡語言攻擊能定罪嗎
2021-02-09特殊情況遺產如何分配
2021-02-17贈與物還沒交付可以撤銷嗎
2020-12-29噪音擾民的時間規定
2020-11-30什么人可以成為勞務合同主體
2020-11-19離婚如何分割人壽保險金
2020-11-16關于建筑工程團體人身意外傷害險的法規
2021-03-22保險市場上的經營主體分幾類
2020-12-14海洋運輸貨物有幾種保險
2020-12-08定值保險合同的定義是什么
2021-03-21保險合同部分無效會影響合同效力嗎
2021-02-22保險合同成立兩年后能否以未如實告知拒賠
2021-03-08高血壓跌倒死亡是意外嗎可以找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3-01保險公司把被保人寫錯了怎么理賠
2021-03-06在哪些情況下保險責任可以免除
2021-01-22保險代理人跑了如何要回保險費
2021-03-23保險中的重大疾病包括哪些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