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詐騙罪與招搖撞騙罪兩個罪名的區別是什么?
兩者都表現為欺騙行為,而且招搖撞騙罪也可以如詐騙罪那樣騙取財物,因而容易混淆。兩者的區別主要表現在:
(1)侵害的客體不同。招搖撞騙罪侵犯的客體主要是國家機關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動;而詐騙罪侵犯的客體僅限于公私財產權利。
(2)行為手段不同。招搖撞騙罪的手段只限于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身份或職稱進行詐騙;詐騙罪的手段并無此限制,而可以利用任何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手段和方式進行。
(3)犯罪的主觀目的不同。詐騙罪的犯罪目的,是希望非法占有公私財物;而招搖撞騙罪的犯罪目的,是追求非法利益,其內容較詐騙罪的目的廣泛一些,它可以包括非法占有公私財物,也可以包括其他非法利益占有。
(4)構成犯罪有無數額限制的不同。只有詐騙數額較大以上的公私財物的,才可構成詐騙罪;而法律對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招搖撞騙罪的構成并無數額較大的要求,這是因為,這種犯罪未必一定表現為詐騙財物,而有可能是騙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嚴重的社會危害性,首先和集中地表現為由特定的犯罪手段所決定的對國家機關的威信和正常活動的破壞。盡管招搖撞騙罪與詐騙罪有上述區別,但在行為人冒充國家工作人員的身份或職稱去騙取財物的情況下,一個行為同時觸犯了兩個罪名,屬于想象競合犯。處理想象競合犯的案件應當按照從一重罪處的原則。
(5)犯罪目的的不同。
二、與敲詐勒索罪的界限
兩者的區別在于:
(1)前罪是以“騙”為特征的,被害人在受騙后往往是“自愿”交出財物或出讓其他合法權益;而后罪,雖然也有“詐”的成份,但卻是以“恫嚇”被害人為特征,即對財物的持有者施以恫嚇,造成其精神上的恐懼,出于無奈,被迫交出財物而出讓其他合法權益。這是兩者最主要的區別。
(2)前罪侵犯的客體是社會管理秩序,是國家機關的威信|及其正常的活動,其直接侵犯的不僅可能是財產權,也可能是公共利益和公民的其他合法權益;而后罪侵犯的客體只能是公私財產所有權。
詐騙罪與招搖撞騙罪在犯罪事實的認定上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主要原因在犯罪事實在進行違法犯罪事實的認定時的形式是非常相似的,但對于適用的主體和相關情況又是不一樣的,具體情況下應當由司法機關結合實際來進行處理和認定。
招搖撞騙罪刑事處罰是怎樣規定的?
招搖撞騙罪量刑標準是什么
招搖撞騙罪情節嚴重的幾種情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糾紛打什么電話
2021-02-10借款人去世債務怎么辦
2020-12-30股權質押可以順位質押嗎
2020-12-21合同內容要與發票內容一致嗎
2021-01-28房屋不動產房貸沒結清怎么辦贈與
2020-11-16語言威脅恐嚇算不算違法
2021-02-01法定贍養人
2021-02-19聊騷能作為離婚的證據嗎
2021-01-09以格式條款簽訂得到合同叫什么
2020-12-13終止勞動合同必需簽訂協議嗎
2021-03-22投保人在投保時應該怎樣保護自己的利益
2020-12-12壽險合同成立后可以做變更嗎
2020-11-21第三者責任險保自家人嗎
2020-11-09投保車險如何獲得無賠款優待
2021-02-22購買人身保險需要注意什么事項
2021-01-13保險產品價值與獲得成本的比較
2021-02-06如何認定保險合同的效力
2021-03-05農房保險理賠多久過期
2021-02-28走人行道撞了人保險公司賠嗎
2021-02-15侵權人賠償后保險還賠嗎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