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所列舉的這些問題當中,比較突出的就是保險和車主責任這兩個問題,在保險問題中爭議最大的就是現行三者險性質和保險公司在侵權訴訟中的地位。一部《道路交通法》出臺后,在實踐中居然出現如此之多的困難問題,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1、立法準備欠缺,使《道路交通法》先天不足
《道路交通法》中規定國家實行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制度,設立道路交通事故救助基金。但對于這兩項重要制度的具體運作,例如強制保險的設定和運營、救助基金的來源和管理,在立法之前,無論是理論還是實踐,都幾乎沒有任何探討和試驗。這樣一來,在《道路交通法》施行之時,由于這兩項重要的配套制度沒有跟進,立法與實踐相脫節,在保險責任方面就出現諸多問題。同時因為對這些問題立法既沒有明確說明,之前也沒有理論探討總結出統一觀點,實踐中就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做法。
此外,《道路交通法》沒有規定車主的責任,而是采用了“機動車一方”這種模糊的概念,也沒有加以明確解釋說明,造成了實踐中對車主責任產生多種不同認識。
2、新聞媒體盲目宣傳,使《道路交通法》被大多數人誤解
《道路交通法》出臺前后,新聞媒體宣傳的主要焦點都是“機動車無責也賠”,甚至夸大到無論什么情況下機動車都要負全部責任,用以強調該法的以人為本;卻忽視了該法的核心是“保險先行賠償”。從而誤導了公眾,引起了廣大司機以及許多社會公眾對《道路交通法》的敵意和抵觸情緒,認為該法本身就不公正、不合理,是一部“惡法”。而這種情緒不可避免的會對司法產生不良影響。
3、保險行業態度反復,只關心局部利益,導致強制險難產,《道路交通法》在實踐中名存實亡。
在《道路交通法》實施之前,保監會一直表示絕大多數地區已經實行強制險,所以沒有出臺全國統一的強制險不會影響該法的順利實行.保監會還為此專門發出了通知(保監發[2004]39號),要求各地保險公司用現行三者險履行《道路交通法》中強制險的義務。
但在《道路交通法》實施后,各地保險公司的態度十分強硬,堅決認為現行三者險不是強制險,拒不承擔《道路交通法》規定的義務,也不做任何調整;而保監會對此非但不明確表示反對,甚至是默許。
保險行業只是片面強調強制險給其帶來的商業利潤損失,完全無視三者險在各地政府行政強制力的作用下給保險公司帶來的長達十余年的額外利潤,也無視三者險本身就應當是一個社會福利險種而非高額營利險種;更無視法律規定本身,在法律已經施行的前提下,仍拒不主動做出相應調整和變更。在保險行業的對抗下,失去了保險先行賠償基礎的《道路交通法》,根本就不可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也就不可能實現其立法意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征地沒有安置補助費合法嗎
2021-01-19童工死亡賠償范圍是怎樣的
2020-11-23交通肇事逃逸怎么處理,怎么處罰
2020-12-26勞動者如何快速有效討薪
2021-01-18如何認定夫妻債務
2021-03-15婚姻自由原則與婚姻自主權的區別有哪些
2021-03-23住房公積可以取出來嗎
2020-12-12確認勞動關系是否引起訴訟時效中斷
2021-03-1060歲上班勞動關系存不存在
2021-03-03如何認定非法從事勞務派遣
2021-01-11勞務外包哪個單位繳納全部保險嗎
2021-03-23工資4000,欠債不還強制執行多少
2021-01-11勞務承包合同糾紛該如何處理
2020-11-20勞動爭議案件最多能賠償幾年
2020-11-19保險公司的拒保問題有什么原因
2021-01-14機動車免除責任的確定有哪些標準
2021-03-02投保一定能獲得賠償嗎
2020-11-08什么叫提存保險金
2020-11-30保險公司怎么評估房屋補償標準
2021-02-25建筑工程保險的保險期限如何確定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