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章建筑上存在著哪些權利呢?當事人對違章建筑是否有所有權? 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當事人的財產只能是合法財產,根據《物權法》的規定也認為物權法所保護的財產是合法財產,故可以確定的是:當事人對違章建筑不享有法律上的所有權。但違章建筑畢竟是當事人用其合法財產建設的,除了沒有法律依據外具有合法財產應當具有的所有功效,因此當事人的違章建筑是有相應的權能的。
首先,當事人享有對違章建筑的建筑材料的所有權。
雖然違章建筑不具有合法性,但當事人對其建筑材料還是有所有權的,無論是自行拆除違章建筑的,還是強制拆除違章建筑,其建筑材料還是歸當事人所有的。若行政機關對違章建筑決定沒收的,此時沒收的對象表面上看是建筑物,但所涉及的權利并不是當事人對建筑物的所有權,而是當事人對建筑材料的所有權。這在司法實踐可以得到印證。人民法院在審理損害違章的民事糾紛中,屢有判決損害人對被損害人承擔賠償責任,其理由就是當事人對違章建筑雖然不享有所有權,但對違章建筑的建筑材料享有所有權。
其次,事人對違章建筑享有事實狀態上的占用、使用、收益的權能。
當事人對違章建筑的占有是客觀存在的事實,但這里的占有只是一種事實狀態而非一種法權,“占有是主體對于物基于占有的意思進行控制的事實,占有首先是對物的一種事實上的控制……不管占有人對物的控制是否具有據為已有的意思,只要客觀上的控制狀態形成就可以構成占有。” “占有可以是有本權的占有,也可以是無本權的占有。而在建筑人對違章建筑物,雖不享有所有權(本權),但由于其實際的管理與控制,也形成了一種占有,并受法律的保護,他人不得隨意侵犯。”因占有而派生出來的是對違章建筑的事實上的使用和收益。當然這種使用和收益是受到法律限制的,與合法房產的使用和收益是有區別的,但并不是完全不受法律保護。最高人民法院1993年頒布的《全國民事審判工作座談會紀要》明確規定:“因違章建筑妨礙他人通風采光或因違章建筑的買賣、租賃、抵押等引起的民事糾紛,人民法院可以受理。”
由于大量的違章建筑被用于出租,因此,其租金收入的法律性質應引起注意。目前對租金收入的看法有三種:違法所得,不當得利,合法收入。筆者以為,在法律未對此明確之前,不應當作違法所得及不當得利理解,而應視作合法收入。對當事人的收入在無相反證據的情況下視為其合法收入,并以課稅,是我國所得稅法的一項原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經本人同意私自錄音違法嗎
2021-01-18逆向工程是否構成商業秘密
2020-12-25何為婚姻自由
2020-12-30已判刑事犯罪民事調解書還有效嗎
2021-03-16交通事故怎么確定鑒定機關
2020-11-17如何認定非道路事故
2021-03-01家里失火國家有賠償嗎
2021-02-21私自改造租的房屋算違法嗎
2021-02-07勞動合同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1-24無錫地區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0-12-26哪些情況下勞動爭議不得仲裁
2021-02-02以房養老和養兒防老哪個更告譜
2020-11-26貨物運輸保險的特點
2021-03-01保險經紀人需要什么條件資格
2021-02-27本案保險人應承擔保險理賠責任
2020-11-14什么叫加扣免賠率
2020-12-25貨車司機沒有資格證保險公司賠嗎
2021-03-02保險公司的訴訟主體是什么
2021-03-17保險公司“無責免賠”真的能免責嗎
2020-12-21集體土地流轉協議怎么寫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