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犯罪都是有構成要件的,自然《刑法》中規定的四百多個罪名中,并沒有哪兩個罪名的構成要件是完全一樣的,這也剛好可以讓我們準確的區分一些相似的犯罪。在構成要件包括了侵犯的客體,那職務侵占罪侵犯的客體是什么呢?律霸小編馬上為你做詳細解答。
一、職務侵占罪侵犯的客體是什么
職務侵占罪是指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違反法律規定,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本單位財物非法占為已有的行為。
(一)客體要件
職務侵占罪侵犯的客體是公司、企業或其他單位的財產所有權。“公司”是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企業”,是指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以外的其他依法設立的以獲取經濟利益為目的的具有法人資格的組織。如集體所有制企業、私營企業、中外合資企業、中外合作企業、外資企業、外國公司在我國境內設立的分支機構。“其他單位”是指公司、企業以外的群眾團體、管理公益事業的單位、群眾自治性組織,如學校、醫院、社團、居(村)委會等。
“本單位財物”不僅指本單位“所有”的財物,而且還指本單位“持有”的財物。包括:
⑴、已經在本單位的占有、管理之下并為本單位所有的財物。
⑵、本單位雖尚未占有、支配但屬于本單位所有的債權。
⑶、本單位依照法律規定和契約約定臨時管理、使用或運輸的他人財物,如郵局的郵件。
從物的性質上看,包括動產和不動產,有形財產和無形財產,如電力、熱能、煤氣、天然氣等。但不包括單位的知識產權,侵占單位的知識產權,在刑法“侵犯知識產權罪”一節有特別規定。
(二)客觀要件
表現為行為人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本單位的財物非法占為已有,數額較大的行為。
1、行為人利用了其職務上的便利
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是指行為人利用自己在本單位職務上所具有的主管、管理或者經手本單位財物的便利。“主管權”,是指對本單位財物的調撥、安排、使用等具有決定性的支配權,一般都是在單位中擔任高層管理職務,如董事長、總經理、廠長等?!肮芾頇唷?,是指直接保管、使用、處理本單位的財物擁有的一定的支配權的人員,如倉庫保管員、會計、出納等?!敖浭謾唷?,是指本身并不負責對本公司財物的管理,但因為工作需要,對本單位財物有領取、使用或報銷等職權,如企業中的業務員、采購員等。
需注意的是,如果行為人沒有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只是利用對工作環境等的熟悉,出入的方便,侵占了本單位非受自身控制的財物,應該作為盜竊處理。“利用職務上的便利”與“利用工作上的便利”應予區分。
2、行為人實施了將本單位財物非法占為已有的行為
“侵占”應作廣義的解釋,不以合法持有為前提(區別于《刑法》第270條規定的“侵占罪”),即不僅包括業務上先合法持有、后非法占有單位財物的行為,也包括侵吞、竊取、騙取等非法占為己有的行為。
(1)、侵吞行為
“侵吞”是指行為人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自己管理、經手、使用的本單位財物直接據為已有。
(2)、竊取型非法占有
指行為人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采用秘密竊取的方式,非法占有本單位財物的行為。一般來說,以行為人合法管理本單位財物為前提,監守自盜是最典型的一種。如公司的庫房保管員將庫房內的產品偷盜外賣,銀行運鈔車押運員在押運中偷竊押運的人民幣。
(3)、騙取型非法占有
指行為人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采用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方法,非法占有本單位財物的行為。例如購銷人員偽造涂改單據冒領財物,出差人員虛報差旅費等。
(4)、其他類型的非法占有。一般認為企業領導如巧立名目,私分公司、企業財物等行為,可以構成職務侵占(具體問題還要具體分析,究竟是構成職務侵占,還是私分國有資產罪等)
3、行為人非法占有本單位的財物數額較大
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公安部規定,數額在五千元至一萬元以上的,應予追訴。
(三)、主體要件
非國有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中主管、經手、管理本單位財物的人。如董事長、總經理、廠長、會計、出納、業務員、采購員等等。
注意:國有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國有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公司、企業以及其他單位從事公務的人員有上述行為的,構成貪污罪。
(四)、主觀要件
在主觀方面是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公司、企業或其他單位財物的目的。
二、職務侵占罪如何認定
(一)、因單位欠薪,而侵占單位財物
公司、企業或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因單位拖欠、克扣其合法收益而與單位發生糾紛,而利用職務便利占有單位財物的,因為其主觀上只是想要回屬于自己應得利益,沒有非法占有之故意,不符合職務侵占罪的構成要件。一般不認為這種行為成職務侵占罪。
但如果在單位支付相應報酬后,仍然侵占單位財物拒不退還的,則說明其具備非法占有的目的,構成職務侵占罪。
另,單位員工如與單位發生勞動爭議,應通過仲裁、訴訟等合法方式解決,利用職務之便侵占公司財物畢竟是違法的,不應提倡。
(二)、承包經營公司、企業或其他單位的承包人,在承包期間以各種不正當手段占有、支配所承包單位資金、財物的行為,如為個人買房、買車等。一般認為:在承包經營中,承包人通過承包協議,取得對單位財產的合法處分權利,只要承包人按約履行了協議義務,都不能以職務侵占犯罪論處。
但如果承包人明知承包期間企業嚴重虧損,不能按約履行承包義務,而惡意揮霍所承包企業的財產,導致承包期滿不能支付承包費和歸還所承包企業的財產。則符合了職務侵占罪的構成要件,應該定罪判罰。
(三)、個人出資但掛靠集體的企業
現在有很多小型企業,由個人出資成立,熱衷于掛靠集體名義經營,或為了辦理有關資質,或對外開拓市場的需要等。企業的負責人采用不正當手段提取企業財物進行處分,不能認為是職務侵占。因為,從這類企業的成立看,是出資人自己全部出資,集體經濟組織收取的只是一定的管理費,企業仍屬出資者個人所有,出資者談不上具備非法占有之目的。多數情況是為了隱藏、轉移企業利潤,應該由稅務部門予以行政處罰,情節嚴重的構成偷逃稅款方面的犯罪。
除了出資經營者以外的人,如果利用職務侵占單位財物的,只要符合上述要件,就構成了職務侵占罪。
上文中介紹到是公司、企業或其他單位的財產所有權。需要注意職務侵占罪屬于特殊主體犯罪,這點與侵占罪的犯罪主體不同。實踐中,只有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才能實際構成此罪。
職務侵占罪量刑標準是什么?
職務侵占罪司法解釋的內容?
職務侵占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監察人員能否進入強制措施場所取證
2021-03-07偷窺隱私在法律上如何處理
2021-03-17治安處罰過的算累犯嗎
2021-02-06贍養父母有標準嗎,具體標準是什么
2020-11-23仲裁制度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2021-03-08產假期被裁員賠償標準
2020-12-24買地皮土地使用證是一定需要的嗎
2021-03-14崗位變更合同書怎么寫通知
2020-12-10勞動合同和勞務協議屬于什么區別
2021-03-02承擔產品責任有哪些主要方式
2021-02-17車輛損失險投保人和被保險人義務
2020-12-02患抑郁癥自殺能獲得意外險理賠嗎
2021-03-21保險理賠程序有哪些
2021-02-04對方車輛全責保險公司是否應賠付
2021-02-10對方逃逸保險賠償嗎
2021-03-20人身保險合同中的變更受益人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5保險經紀人哪些情況下會承擔民事法律責任
2021-02-08投保人
2021-02-05以個人的名義是否可以與公司簽定建筑承包合同
2021-01-28農民土地轉讓私底下簽訂協議可以嗎
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