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5月1日起,《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正式實行,國務院《辦法》同時廢止。對于交通肇事損害賠償項目及賠償標準,以往由《辦法》規定,涉及人身損害賠償的其他案件的賠償項目和標準也是參照《辦法》計算。但新條例在廢止《辦法》的同時,并未就相應的損害賠償項目及標準作出規定,而是在該條例第95條第2款規定:“交通肇事損害賠償項目和標準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執行”。這當然符合立法的合法性和科學性精神,但由于目前國家并未就交通肇事損害賠償項目和標準制定相應的法律,而涉及人身損害賠償的標準只有最高人民法院頒布的《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簡稱《人身損害賠償解釋》)。因此,人民法院在審理交通肇事損害賠償案件時,確定賠償項目及標準只能依據該司法解釋。
一、農村居民與城市居民區分標準
依據《人身損害賠償解釋》的規定,殘疾賠償金、被扶養人生活費、死亡賠償金的計算標準應根據審查確定的賠償權利人的身份情況分別按照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的有關標準進行計算。目前大量的農民工進人城鎮打工或定居,他們已是城鎮居民中的一個特殊群體,部分地區農村居民實際年均收人已同于甚至高于城鎮居民年均收入,如果無視這一客觀實際,僅僅因為受害人為農村戶籍就一律按農村居民標準進行賠償,有違公平。因此,在確認賠償權利人的身份時應以戶籍登記主義為原則,以經常居住地為例外。如果戶籍在各鎮所在地的居委、村及雖未建成但已列人城鎮規劃區的村,即作為城鎮居民。對于賠償權利人雖為農村居民,但如有證據證實發生交通事故時其工作單位或實際居住滿一年的地點在鎮所在地的居委、村及雖未建成但已列人城鎮規劃區的村的,也作為城鎮居民,在計算賠償數額時按城鎮居民的標準對待,實行“同城待遇”,這樣才能體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對農村居民的公平保護。如果還有特殊情況,難以區分是城鎮居民還是農村居民的,就高不就低,按城鎮居民對待。
二、交通肇事賠償項目的確定標準
《人身損害賠償解釋》在賠償項目方面和賠償標準方面貫徹了全面賠償的原則。其中賠償項目方面增加了康復費、后續治療費兩項,并用“殘疾賠償金”代替“殘疾者生活補助費”。具體體現在《人身損害賠償解釋》第17條、第18條的規定:
(一)受害人遭受人身損害的賠償項目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產抵押合同有用嗎
2021-02-15三級乙等醫療事故賠償標準
2021-02-07交通罰款復議應如何進行
2020-12-26公司在解除勞動合同面臨哪些法律風險,應該如何防范
2021-03-22被執行的房產是否可以保全
2020-12-18車禍傷者的賠償起訴期限是多長時間
2020-11-23公共交通意外傷害保險
2021-02-02婚前財產約定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26滯納金超過多久強制執行
2020-11-18加工承攬合同糾紛被告方如何應訴
2021-01-01網上商城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0-12-31哪些遺產可以繼承,范圍有哪些
2021-03-03顧客在超市停車場摔倒誰負責
2020-12-06接受勞務方可以追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1在試用期離職領導不批準怎么辦
2021-02-22實習期員工如何保障自己權益
2020-11-24員工申請勞動仲裁的技巧是什么
2021-02-11現金價值的扣除的問題有哪些
2021-02-17建筑工程保險的除外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1開車撞死人保險怎么理賠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