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5月1日起,《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正式實行,國務院《辦法》同時廢止。對于交通肇事損害賠償項目及賠償標準,以往由《辦法》規定,涉及人身損害賠償的其他案件的賠償項目和標準也是參照《辦法》計算。但新條例在廢止《辦法》的同時,并未就相應的損害賠償項目及標準作出規定,而是在該條例第95條第2款規定:“交通肇事損害賠償項目和標準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執行”。這當然符合立法的合法性和科學性精神,但由于目前國家并未就交通肇事損害賠償項目和標準制定相應的法律,而涉及人身損害賠償的標準只有最高人民法院頒布的《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簡稱《人身損害賠償解釋》)。因此,人民法院在審理交通肇事損害賠償案件時,確定賠償項目及標準只能依據該司法解釋。
一、農村居民與城市居民區分標準
依據《人身損害賠償解釋》的規定,殘疾賠償金、被扶養人生活費、死亡賠償金的計算標準應根據審查確定的賠償權利人的身份情況分別按照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的有關標準進行計算。目前大量的農民工進人城鎮打工或定居,他們已是城鎮居民中的一個特殊群體,部分地區農村居民實際年均收人已同于甚至高于城鎮居民年均收入,如果無視這一客觀實際,僅僅因為受害人為農村戶籍就一律按農村居民標準進行賠償,有違公平。因此,在確認賠償權利人的身份時應以戶籍登記主義為原則,以經常居住地為例外。如果戶籍在各鎮所在地的居委、村及雖未建成但已列人城鎮規劃區的村,即作為城鎮居民。對于賠償權利人雖為農村居民,但如有證據證實發生交通事故時其工作單位或實際居住滿一年的地點在鎮所在地的居委、村及雖未建成但已列人城鎮規劃區的村的,也作為城鎮居民,在計算賠償數額時按城鎮居民的標準對待,實行“同城待遇”,這樣才能體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對農村居民的公平保護。如果還有特殊情況,難以區分是城鎮居民還是農村居民的,就高不就低,按城鎮居民對待。
二、交通肇事賠償項目的確定標準
《人身損害賠償解釋》在賠償項目方面和賠償標準方面貫徹了全面賠償的原則。其中賠償項目方面增加了康復費、后續治療費兩項,并用“殘疾賠償金”代替“殘疾者生活補助費”。具體體現在《人身損害賠償解釋》第17條、第18條的規定:
(一)受害人遭受人身損害的賠償項目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拆遷過程中如何通過訴訟進行維權
2021-02-18給患兒注射過期藥該如何
2021-01-04注冊商標續展是什么意思
2021-03-03剝奪政治權利的相關司法解釋都有些什么
2021-03-16取保候審最快幾天放人
2020-12-31民事一審有終審判決嗎
2020-12-13什么是拆遷安置房,拆遷安置房離婚如何分割
2020-11-23商業銀行能否追究刑事責任
2021-02-12公司同城搬遷離職是否有賠償
2021-02-21分公司簽定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1-04在合同中分工責任不履行怎么辦
2021-01-30幫工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1-02-06女子水上樂園溺亡游樂園有責任嗎
2020-12-06集體土地征收與補償
2020-11-15房地產開發流程周期以及流程是怎樣的
2021-01-12勞務派遣的員工致害由誰擔責
2020-12-10勞動仲裁員聘任期是幾年
2021-02-18人身保險費率是什么意思
2021-02-22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2-24保險代理合同怎么寫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