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工作中我們經常聽說誰誰職務犯罪,依法立案偵查。那么大家真的知道什么是職務犯罪嗎?知道職務犯罪的構成要件有哪些嗎?今天,律霸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職務犯罪的知識,幫助大家了解什么是職務犯罪。
1、什么是職務犯罪
在這個名詞里面我們必須了解什么是“職務”。“職務”在我國是一個內涵豐富的,內容復雜的組合性概念。目前在我國的職務分類中主要有:法定職務、事定職務、執行職務、管理職務、決策職務、臨時職務、固定職務、領導職務、非領導職務等等,我國的職務分類大典中記載有:8大類,66個中類,413個小類,1838個職業。
在職務這個名詞中,所謂的“職”:就是職責、職權、職掌、這個職業就是“掌管”的意思。“務”呢,就是由職而產生的,所應承擔的任務、事務、也就是具有一定的“職”,就要承擔一定的事物,同時,根據職務的不同,相應地承擔的責任也不同。
職務犯罪的概念就是:指國家工作人員、企業工作人員或者其他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進行非法活動或者對工作嚴重不負責任,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職責,破壞國家對職務的管理職能,依照刑法應當受到處罰的行為的總稱。
2、職務犯罪的構成及其要件
要了解職務犯罪的構成就必須知道一般犯罪的構成我國刑事法律中規定,某一行為構成犯罪所必需的主觀與客觀要件的總和。這種主觀要件與客觀要件是法定的是一般犯罪的基本要求。
(1)、職務犯罪主體:
職務犯罪的主體在我國法律中規定:一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二是國有公司、企事業單位中的國家工作人員、三是人民團體中的工作人員、四是受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的委托管理、經營國有財產的人員。
( 2)、職務犯罪的主觀要件:
是指行為人對其行為的危害后果,所持的一種心理與心理狀態。
(3)、職務犯罪的客體要件:
侵害的是國家對職務活動的管理職能。
(4)、職務犯罪的客觀要件。
我國法律規定職務犯罪的客觀要件主要有以下三種形式:
一是利用職務之便;二是濫用職權;三是嚴重不負責任,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職務。
我們可以知道職務犯罪的主體只能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國有公司、企事業單位中的國家工作人員、人民團體中的工作人員以及受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的委托管理、經營國有財產的人員,且要求這些人是利用了職務上的便利進行犯罪,侵犯的是國家對職務活動的管理職能。
職務犯罪處罰標準
職務犯罪的危害
貪污罪與職務犯罪的區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拆遷產權確認是行政訴訟嗎
2020-11-30對勞務派遣人員違紀應怎么處罰
2021-02-02涉外離婚一方不出面怎么辦
2021-01-03公司注銷名下商標是否還有效
2021-02-21商賬追收具體流程有哪些
2020-12-22檢察院不批捕后,可以取保候審嗎
2020-12-17繼承權喪失有什么特點
2021-01-23移送管轄查封是否繼續有效
2021-03-10婚后是否可公證來確保個人財產
2021-01-06主合同無效補充合同有效嗎
2021-03-22夫妻共同財產分割中的股權處置方式
2021-03-19法人變更員工可否離職
2020-12-07如果公司倒閉怎么賠償
2020-11-23勞動合同跟勞務協議有什么區別
2020-11-11締約過失責任是否適用勞動關系
2021-01-14離職補償金標準含年終獎嗎
2021-01-02保險公司的拒保問題有什么原因
2021-01-14對于人壽保險合同有哪些和年齡誤報后果的詳細解答
2021-02-15人身事故的保險責任和免除責任分別的概念
2021-01-08外資保險公司因解散清算公告內容要核準嗎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