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賄10萬元判多久
行賄行為是指行政機關或者行政機關公務員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給予其他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的行為。"不正當利益",既包括非法利益,如行為人偷稅而給予稅務機關工作人員以財物,走私人員為走私物品進出口而給予海關人員以財物等;也包括違背政策、規章、制度而得到的利益,如不具備升學、提干、就業、入伍條件的人,得以升學、提干、就業、入伍。
它是指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給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含在經濟往來中,違反國家規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數額較大,或者違反國家規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各種名義的回扣費、手續費)的行為。因被勒索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沒有獲得不正當利益的,不以行賄罪論處。謀取不正當利益,根據1999年3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在辦理受賄犯罪大要案的同時要嚴肅查處嚴重行賄犯罪分子的通知》的規定,是指謀取違反法律、法規、國家政策和國務院各部門規章規定的利益,以及要求國家工作人員提供違反法律、法規、國家政策和國務院各部門規章規定的幫助或者便利條件。
根據這一司法解釋的規定,不正當利益不僅指獲得的利益本身不正當,而且要求國家工作人員違反法律、法規、規章規定而謀取的不確定利益,也屬于不正當利益。這里所謂的不確定利益,是指需要通過競爭獲得的利益。在這種情況下,利益是否正當取決于程序是否正當。因此,要求國家工作人員違反程序獲取這種利益,就是一種不正當利益。
行賄罪是指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給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含在經濟往來中,違反國家規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數額較大,或者違反國家規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各種名義的回扣費、手續費)的行為。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行賄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外公布。解釋規定,為謀取不正當利益,向國家工作人員行賄,數額在一萬元人民幣以上的,應當依照刑法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根據刑法第三百九十條,對犯行賄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因行賄謀取不正當利益,情節嚴重的,或者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可以并處沒收財產。
為謀取不正當利益,向國家工作人員行賄,數額在一萬元以上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因行賄謀取不正當利益,行賄數額在20萬元以上不滿100萬元的,應當認定為“情節嚴重”。行賄數額在10萬元以上不滿20萬元,具備以下情形之一的,也被認定為“情節嚴重”:向三人以上行賄的;將違法所得用于行賄的;為實施違法犯罪活動,向負有食品、藥品、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等監督管理職責的國家工作人員行賄,嚴重危害民生、侵犯公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向行政執法機關、司法機關的國家工作人員行賄,影響行政執法和司法公正的。此外,行賄數額在50萬元以上不滿100萬元,但具有以上情形的,也被認定為“情節特別嚴重”。
因行賄謀取不正當利益,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100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
因行賄謀取不正當利益,行賄數額在100萬元以上的,或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500萬元以上的,應當被認定為“情節特別嚴重”。
多次行賄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行賄數額處罰。行賄人謀取不正當利益的行為構成犯罪的,應當與行賄犯罪實行數罪并罰。行賄人揭發受賄人與其行賄無關的其他犯罪行為,查證屬實的,依照刑法中關于立功的規定,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行賄罪的認定
1、行賄罪與饋贈禮物的界限
其關鍵還是看行為人在給予國家工作人員禮物時,主觀上是否有利用國家工作人員職務上的便利,為自己謀取不正當利益的犯罪目的。
2、行賄罪與對公司、企業人員行賄罪的界限。
兩者的區別主要在于:
(1)犯罪主體不同。行賄罪只能由自然人實施;而對公司、企業人員行賄罪則既可以由自然人實施,也可以由單位實施。
(2)犯罪客體和對象不同。行賄罪侵犯的客體是公務行為的廉潔性,犯罪對象只限于國家工作人員;而對公司、企業人員行賄罪侵犯的客體主要是公司、企業的管理秩序,犯罪對象只能是公司、企業中除國家工作人員以外的工作人員。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關于“行賄罪”的相關法律知識以及行賄罪的認定的相關知識。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知道:行賄10萬元會被判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行賄是一種違法犯罪行為,是會追究責任的,所以希望大家不要有這樣的行為出現。當然如果大家還有這一方面的法律知識需要了解,大家可以到律霸網進行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質押期限屆滿后是否有效
2021-02-16工地要賬堵門犯法嗎
2021-03-14涉外家事案件有哪些代理技巧
2021-01-15死緩可以減刑嗎
2021-01-10未經授權的有限合伙財產處分效力如何
2021-03-06離婚債務立案是否需要收費
2021-01-18車禍死亡26歲該賠多少錢
2021-02-11法院強制執行需要多長時間
2021-03-08交通事故被起訴了該如何應訴
2020-12-10法律上對繼承權的順序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15父母出資買房如何要回購房款
2021-01-14何為房地產估價
2020-11-20單位未支付競業補償金如何處罰
2021-01-18認定勞動關系的存在可依據哪些憑證
2021-03-14自愿加班有加班工資嗎
2020-12-07如何充分發揮企業工會的積極作用
2021-02-26車上人員險賠償范圍多大
2021-02-07飛機延誤賠償流程是怎樣的
2020-11-28交通事故傷人后保險公司理賠流程
2020-11-18重疾險應該怎么買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