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近年來一直致力于建設法治社會的成效也比較顯著,對不同類型的犯罪行為都有不同的規(guī)定,職務犯罪在我國是一種特殊類型的犯罪,其犯罪嫌疑人利用自己的職務之便做出一些違法行為,嚴重腐敗了社會風氣,我國法律規(guī)定職務犯罪的客觀要件主要有哪些?
(1)、職務犯罪主體:
職務犯罪的主體在我國法律中規(guī)定:一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二是國有公司、企事業(yè)單位中的國家工作人員、三是人民團體中的工作人員、四是受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事業(yè)單位、人民團體的委托管理、經營國有財產的人員。
(2)、職務犯罪的主觀要件:
是指行為人對其行為的危害后果,所持的一種心理與心理狀態(tài)。
(3)、職務犯罪的客體要件:
侵害的是國家對職務活動的管理職能。
(4)、職務犯罪的客觀要件。
我國法律規(guī)定職務犯罪的客觀要件主要有以下三種形式:
一是利用職務之便;二是濫用職權;三是嚴重不負責任,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職務。
職務犯罪的概念
職務犯罪主要是指掌握一定管理、支配公共財產、人事關系等多種實權的國家公務人員濫用職權、謀取私利、侵犯公共利益的高層次、高智商犯罪,其本質特征是以權謀私、權錢交易。主要表現(xiàn)是貪污賄賂、挪用公款等經濟犯罪和瀆職侵權犯罪,是腐敗現(xiàn)象最突出的表現(xiàn)。腐敗制造社會矛盾,引發(fā)社會沖突,對經濟建設和政局穩(wěn)定起著破壞作用,使國家和人民身受其害。當中國全面進入現(xiàn)代化進程和市場經濟建設的關鍵階段的今天,反腐敗斗爭是關系到我國改革開放的成敗,關系到黨和國家的興衰命運甚至生死存亡的嚴峻斗爭。隨著高科技的運用和人民法律意識的逐步提高,職務犯罪的特點也就呈現(xiàn)出“犯罪主體特殊性”“犯罪手段隱蔽性”“追求犯罪安全性”“犯罪形式智能化”等多元化特點。其產生和發(fā)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微觀層次上個人素質方面的,也有宏觀層次上制度結構方面的。
1、什么是職務犯罪 在這個名詞里面我們必須了解什么是“職務”。“職務”在我國是一個內涵豐富的,內容復雜的組合性概念。目前在我國的職務分類中主要有:法定職務、事定職務、執(zhí)行職務、管理職務、決策職務、臨時職務、固定職務、領導職務、非領導職務等等,我國的職務分類大典中記載有:8大類,66個中類,413個小類,1838個職業(yè)。 在職務這個名詞中,所謂的“職”:就是職責、職權、職掌、這個職業(yè)就是“掌管”的意思。“務”呢,就是由職而產生的,所應承擔的任務、事務、也就是具有一定的“職”,就要承擔一定的事物,同時,根據職務的不同,相應地承擔的責任也不同。 職務犯罪的概念就是:指國家工作人員、企業(yè)工作人員或者其他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進行非法活動或者對工作嚴重不負責任,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職責,破壞國家對職務的管理職能,依照刑法應當受到處罰的行為的總稱。
2、職務犯罪的構成及其要件 要了解職務犯罪的構成就必須知道一般犯罪的構成我國刑事法律中規(guī)定,某一行為構成犯罪所必需的主觀與客觀要件的總和。這種主觀要件與客觀要件是法定的是一般犯罪的基本要求。
(1)職務犯罪主體:職務犯罪的主體在我國法律中規(guī)定:一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二是國有公司、企事業(yè)單位中的國家工作人員、三是人民團體中的工作人員、四是受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事業(yè)單位、人民團體的委托管理、經營國有財產的人員。
(2)職務犯罪的主觀要件:是指行為人對其行為的危害后果,所持的一種心理與心理狀態(tài)。
(3)職務犯罪的客體要件:侵害的是國家對職務活動的管理職能。
(4)職務犯罪的客觀要件。我國法律規(guī)定職務犯罪的客觀要件主要有以下三種形式:一是利用職務之便;二是濫用職權;三是嚴重不負責任,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職務。
職務犯罪的立案標準
職務犯罪是,指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yè)事業(yè)單位、人民團體工作人員利用已有職權,貪污、賄賂、徇私舞弊、濫用職權、玩忽職守,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破壞國家對公務活動的規(guī)章規(guī)范,依照刑法應當予以刑事處罰的犯罪。本文主要介紹職務犯罪的立案標準。
貪污罪:5000元以上,不滿5000元但情節(jié)較重的(貪污救災、搶險、防汛、防疫、優(yōu)撫、扶貧、移民、救濟款物及募捐款物、贓款贓物、罰沒款物、暫扣款物,以及貪污手段惡劣、毀滅證據、轉移贓物等情節(jié));
受賄罪:5000元以上,不滿5000元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1)因受賄行為而使國家或者社會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2)故意刁難、要挾有關單位、個人,造成惡劣影響的;(3)強行索取財物的;
職務侵占罪:5000元~20000元以上;
挪用公款罪:10000~30000以上(“數額較大、進行營利活動的”,或者“數額較大、超過三個月未還的”),5000~10000元以上(“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進行非法活動的”);
單位受賄罪:10萬元以上,不滿10萬元,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1)故意刁難、要挾有關單位、個人,造成惡劣影響的;(2)強行索取財物的;(3)致使國家或者社會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
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30萬元以上;
隱瞞境外存款罪:30萬元以上;
私分國有資產罪:10萬元以上;
私分罰沒財物罪:10萬元以上。
我國法律規(guī)定職務犯罪的客觀要件主要有哪些在上文中已經明確的提出到:主要有三種形式,即濫用職權、玩忽職守以及利用職務之便,不管是哪一種形式,都是對腐敗工作風氣的一種客觀反映,相關部門一定要認罪搜集職務犯罪的證據,采取嚴厲打擊措施。
職務犯罪的種類有哪些
侵占罪與職務侵占罪有什么區(qū)別?
職務侵占罪可以自訴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有限合伙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特點和優(yōu)勢
2021-01-15法律對訂婚后的退婚是否有保護
2020-12-30婚姻自由與婚姻自主權的區(qū)別是什么
2021-02-17維持原判是一審生效還是二審生效
2021-03-26仲裁委裁決下來養(yǎng)老,單位仍然不給怎么辦
2021-03-22信用卡多久不還上征信
2021-01-25簽訂合同認購書效力
2021-03-09哪些財產可以被繼承?
2021-02-05學生自然生病死亡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7業(yè)主委員會成立的條件和流程是什么
2021-01-05經營性停產勞動關系是否延續(xù)
2020-11-22試工期階段是否存在勞動關系
2021-03-07對方不履行勞動仲裁裁定該怎么辦
2020-12-24投保后可以享有的服務有哪些
2020-12-23發(fā)生哪些事故時保險公司可以不賠償
2021-01-05辦理人壽保險有哪些流程是什么,在哪些情形下壽險公司會拒賠
2020-11-12意外傷害險理賠流程的規(guī)定是什么
2020-12-15產品質量責任保險
2021-01-18保險追償權糾紛答辯狀
2020-12-06防范保險欺詐的對策是怎樣的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