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行為可構成行賄罪
根據法律規定,構成行賄罪的行為分為下面幾種:
1、主動給予。
這是指行為人為謀取不正當利益,主動給予國家工作人員財物。給予財物的形式很多,一般表現為直接給予國家工作人員金錢、貴重物品,汽車、房屋、古董等;提供費用讓國家工作人員旅游、出國考察、娛樂等;為國家工作人員提供具有現金消費功能的所謂的會員卡、打折卡、購物卡等;以賭博形式,故意輸錢給國家工作人員;為國家工作人員的手機充值等。
2、被動給予。
這主要是指行為人被索賄或被勒索給予國家工作人員財物。該種行為方式引發行賄罪的風險以行賄人實際獲得不正當利益為前提。沒有獲得不正當利益的,不能構成行賄罪。相比之下,國家工作人員只要實施索賄行為,就可以引發受賄罪的刑事風險,而不以是否為行賄人謀取利益為條件,更不用問是正當利益還是不正當利益。
3、在經濟往來中,違反國家規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或者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
“違反國家規定”,是指違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法律、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和行政措施、發布的決定和命令。“經濟往來”是指經濟合同的簽訂、履行或者其他形式的經濟活動以及各種對外經濟活動。實踐中,回扣、手續費的名義很多,包括好處費、辛苦費、介紹費、酬勞費、信息費、活動費,等等。
《刑法》
第三百八十九條?【行賄罪】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的,是行賄罪。
在經濟往來中,違反國家規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數額較大的,或者違反國家規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的,以行賄論處。
因被勒索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沒有獲得不正當利益的,不是行賄。
以上就是小編關于受賄問題進行的解答,希望對各位讀者有幫助。受賄,存在于中國社會的各行各業中,但是這是一種不正確的行為,我們還是應該杜絕的,情節嚴重的話,還有可能受法律的懲罰。讀者如果還有相關法律問題想要咨詢律師的話,歡迎到律霸網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在解除勞動合同面臨哪些法律風險,應該如何防范
2021-03-22侵權責任侵權方會賠償多少
2021-03-04科創板是什么
2021-03-14企業轉讓后原債務該由誰承擔
2020-11-23交通事故認定書制定期限是多久
2020-12-13簽訂交通事故的賠償協議應注意哪些
2021-03-06欠條的訴訟時效怎么計算
2021-03-14醉酒駕駛有案底嗎
2021-01-22婚前隱瞞債務是騙婚嗎
2021-02-12建設工程合同中要怎么約定仲裁條款
2021-02-09土地確權后能否做擔保抵押
2020-12-02合同中止履行是否變更合同
2021-02-11勞動爭議管轄有什么法律規定呢
2020-11-14人事糾紛屬勞動糾紛嗎
2021-02-06產品責任案件中生產者與銷售者之間如何承擔責任
2020-12-31航班取消有賠償嗎
2021-01-07房屋保險中的分類有幾種
2020-11-27人身保險傷殘評定的內容有哪些
2020-11-30入保5天后意外身亡 小冬的保險何時生效
2021-01-14車禍受害人能告保險公司嗎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