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國防利益罪的主體不一定是現役軍人
大部分是一般主體,但也有部分犯罪只能由特殊主體構成,例如戰時拒絕、逃避征召、軍事訓練罪的主體就只能是預備役人員。
在犯罪主體為一般主體的犯罪中,由于刑法的特殊規定,部分犯罪的主體實際還是受到限制而不能是任意的一般主體:例如戰時造謠擾亂軍心罪,拒絕、逃避服役罪等罪的主體就只能是除軍人以外的一般主體,而不能是軍人。因為軍人實施上述行為的,應當以軍人違反職責罪一章中的戰時造謠惑眾罪、逃離部隊罪等犯罪論處。另外,對于本章某些犯罪,刑法規定只處罰首要分子和積極參加者,而不是處罰所有危害行為的實施者。例如聚眾沖擊軍事禁區罪、聚眾擾亂軍事管理區秩序罪。依照刑法規定,單位也可以構成本章某些犯罪,如故意提供不合格武器裝備、軍事設施罪,非法生產、買賣武裝部隊制式服裝罪等。
本類犯罪的共同特征
(一)本類犯罪主體多為一般主體,個別犯罪的主體是特殊主體。
從《刑法》第七章規定的內容看,實施犯罪的人,既可以是普通公民,也可以是正在軍隊服役的現役軍人。
(二)本類犯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實施了危害國防利益的行為。
危害國防利益的行為的具體內容表現為,妨害軍隊作戰和軍事行動、破壞國防建設、危害國防管理秩序和拒絕或逃避履行國防義務等。上述犯罪中,有的屬于行為犯,只要行為人實施了法律規定的行為即為犯罪,如冒充軍人招搖撞騙罪;有的需要特定的時間即“戰時”,是構成犯罪的客觀必備條件,如戰時拒絕軍事征收、征用罪;有些犯罪要求造成一定的危害后果或達到情節嚴重的程度,如:接送不合格兵員罪;有此犯罪要求特定的犯罪對象,如:雇用逃離部隊軍人罪等。
(三)本類犯罪侵犯的客體是我國的國防利益。
危害國防罪的具體犯罪,雖然犯罪表現形式各異,但其共同特點和本質特征是侵害了國家的國防利益。
(四)本類犯罪在主觀方面多數出于故意,少數出于過失。
危害國防利益罪的主體不一定是現役軍人,大部分是一般主體,但也有部分犯罪只能由特殊主體構成,例如戰時拒絕、逃避征召、軍事訓練罪的主體就只能是預備役人員。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