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還得先小小說一下概念。
什么是工傷?簡單點說就是工作中或者上下班途中因意外原因所造成的身體損傷。所以要求一定是在工作中、或因公外出途中、或上下班的過程中所受的意外損傷才有可能認定為工傷。
其次,什么是交通事故?簡單說就是車輛在道路上因過錯或者意外造成人身傷亡或者財產損失的事件。重點是在市政道路上和因過錯或意外。
在此大家都可以看出,因為這兩者的構成要件之間有重疊的地方,所以只要同時符合以上兩點,原則上都可以同時獲得上述兩種情況的相應賠償。這點就是交通事故和工傷能獲得雙重賠償的最根本一點。比如,小明在上班途中,在道路上發生了非本人負事故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那么小明原則上就既可以申請對方車主和保險公司的賠償,又可以找單位請求申報工傷保險待遇。
那么,有什么相關法律法規依據嗎?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二條規定,因第三人造成工傷的職工或其近親屬,從第三人處獲得民事賠償后,可以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七條的規定,向工傷保險機構申請工傷保險待遇。
并且從交通事故賠償與工傷保險待遇的性質看,兩者的請求權并不相同,承擔賠償責任的主體也不同,而且還屬兩個不同的法律關系,所以職工同時獲得工傷保險待遇和交通事故理賠是合理合法的。
有一點要注意的是: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的有關規定,職工在上下班途中發生的本人負事故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不算作工傷。當然,如果是工作時間又因工外出則不受此限。
最后,交通和工傷競合時的賠償項目有哪些呢?是不是所有項目的賠償都能拿到呢?
答案是:不全是。
舉幾個例子:
醫療費,只能擇其一
護理費,只能擇其一
交通費,只能擇其一
后續治療費,只能擇其一
住院伙食補助費,只能擇其一
其他的,諸如交通事故傷殘賠償金、工傷一次性傷殘補助、一次性醫療補助、一次性就業補助等相關“賠償金”性質的項目,只要做了交通和工傷的相應鑒定構成傷殘的,是可以同時獲得的。
聰明的你可能已經看出其中的區別。對,沒錯!只要把握理賠時是不是需要提供發票這一點就可以做一個簡單的判別了。
比如,小明在上下班途中發生了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那么小明可以一方面可以向對方司機保險公司追償,又可以同時通知單位申請工傷保險待遇。兩個賠償中具有補償性質的“賠償金”部分基本都可以拿到,但是像醫療費等這幾項費用,根據同一次醫療費等個人只需負擔一次的道理,當事人一般只能擇其一種途徑來索賠。還有就是由于這些項目的理賠,兩種途徑都需要提供原始票據,而原始票據只有一份,所以也只能擇其一種途徑來進行索賠了。
好了,今天簡單說了下交通事故理賠和工傷保險待遇的競合問題,希望對大家有所裨益,水平有限,難免有不周之處,歡迎指正。
注:根據目前司法實踐絕大部分省市都可以實現交通和工傷部分的“雙賠償”,但具體還是以當地法院判決為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有期徒刑包括剝奪政治權利嗎
2021-02-09醫療事故賠償100萬多嗎
2021-03-05個體戶和公司的區別有哪些
2021-01-08食堂無食品經營許可證該接受如何處罰
2021-02-11不動產權證書和土地證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20法醫鑒定輕微傷標準是什么
2021-02-05交通事故訴訟律師費是多少
2020-12-28意外保險一年多少錢
2021-01-01保險投保時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1-28違反保險合同條款無法獲得賠償
2020-12-01保險合同成立與生效如何確定
2021-03-08普通大貨車裝載硫酸發生事故的保險理賠
2020-11-20在網上購買保險時,如何防范風險
2020-11-08財產保險索賠申請書是怎樣的
2021-02-13《保險法》司法解釋(一)
2020-12-16旅行社責任險與旅游意外險五大不同
2020-12-26被保險人在遺囑中追加受益人是否有效?
2020-11-24土地承包經營權分類有哪些
2021-01-17土地承包經營權什么時生效
2021-03-22公房拆遷款能算作遺產嗎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