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被害人鄧某駕駛普通二輪摩托在回家路上,被一輛從后方駛來的大貨車碰撞,強大的撞擊力將其拋跌在路面上,肇事大貨車逃逸。隨后有路人撥打急救電話并欲對其實施搶救,然而,不久之后,一輛由對面開來的小型客車駛入事故區域,并將受害人進行了第二次碾壓。事后,交警部門的事故認定書認定第二次碾壓的實施者對被害者的死亡負全部責任。
【觀點碰撞】:
在案件的審理過程中,主要被告辯稱:由于被害人的死亡是由于兩次交通事故所致,并且在交警部門出具的交通事故認定書中并未表明該被害者是于第一次撞擊死亡還是第二次撞擊死亡,并且作為證據出示的尸檢報告也沒有排除被害人是因為大貨車碰撞而死亡的可能性。因此,其認為交警部門的責任認定事實不清、證據不足。在未能分清事故兩個侵權主體責任大小的前提下,參照即將施行的《侵權責任法》第十二條的規定:“二人以上分別實施侵權行為造成同一損害,能夠確定責任大小的,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難以確定責任大小的,平均承擔賠償責任。”該被害者的損失第二次輾壓受害人的責任主體只承擔50%的賠償責任。
受害方代理律師熊**主張:即使存在之前大貨車的侵權事實,但是沒有充分證據證明被害人在第一次撞擊已經死亡。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規定:“二人以上共同故意或者共同過失致人損害,或者雖無共同故意、共同過失,但其侵害行為直接結合發生同一損害后果的,構成共同侵權,應當依照民法通則規定承擔連帶責任。”此外,將于2010年7月1日生效施行的《侵權責任法》第十一條規定:“二人以上分別實施侵權行為造成同一損害,每個人的侵權行為都足以造成全部損害的,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因此,結合本案,在無法確認被害人的死亡是由于大貨車撞擊所致還是后者被告碾壓所致,并且兩者均足以造成其死亡結果的情況下,被告應當與逃逸的貨車司機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法院判決】:
法院的判決最終支持了受害方代理律師熊**的觀點,其認為大貨車的碰撞與小型客車的碾壓均足以造成被害人死亡,在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被害人在被被告駕駛的車輛碾壓前已經死亡,則大貨車的碰撞行為和被告的碾壓行為均有可能是造成被害人死亡的原因。參照“二人以上分別實施侵權行為造成同一損害,每個人的侵權行為都足以造成全部損害的,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的規定,本案中,由于肇事的大貨車逃逸,無法找到侵權行為的人,所以被告作為另一個侵權人,應承擔事故的全部責任。
由此看出,法院的判決實際上已經考慮到并順應了即將實施的《侵權責任法》的立法理念,可謂是提前實現了《侵權責任法》立法所保障的目標,用現實的法律判決保證了“正義”的先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治安處罰程序
2021-01-18購入固定資產是否交納印花稅
2020-11-08如何處理最高額質權糾紛
2021-03-26濟寧汶上交通違章多久處理
2020-11-28解除收養關系糾紛的規定是什么
2021-03-04國有資產的拍賣程序介紹
2021-02-16訂婚了退婚怎么退
2021-03-14當庭提出管轄異議有效嗎
2020-11-11離婚冷靜期一方不同意怎么辦
2021-01-21商業銀行違反規定同業拆借的如何處罰
2021-02-27賦予業主委員會民事主體資格的理由
2021-03-05二手房過戶撤銷時間怎么規定
2020-11-30什么叫勞務用工合同
2021-01-28試用期離職提前七天通知違法嗎
2021-03-01辭退是開除公職嗎
2021-03-02什么是產品責任
2020-12-15投保一定能獲得賠償嗎
2020-11-08家用車擅改運營,保險公司是否能拒賠
2020-12-21司機無證駕駛肇事逃逸,保險公司照樣得賠
2021-03-04未事先告知投保人的遲延生效條款是否生效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