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中之所以出現此反差現象,開物律師集團(鄭州)事務所的戚-謙律師認為,目前法律就傷害賠償案件中如何判斷受害人醫療終結尚無規定,大家對“治療終結”和“后續治療費”的認識差異所引發傷殘評定時機的爭議是其主要原因。
傷殘評定時機是指受害者委托或申請鑒定的時間。2002年12月1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實施的《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GB18667-2002》第3.2條規定:“評定時機應以事故直接所致的損傷或確因損傷所致的治療終結為準。對治療終結意見不一致時,可由辦案機關組織有關專業人員進行鑒定,確定其是否治療終結。”而對于“治療終結”,其第2.7條規定為“臨床醫學一般原則所承認的臨床效果穩定”。因此,治療終結并不等于完全康復,而是“臨床效果穩定”,只要受害人病情得到控制,在短期內不再惡化,即應認為相對穩定。受害人遭受損害的多樣性,致使并非所有疾病都能在短期內治愈,司法解釋規定后續治療費的本意,并非是簡單認定只要評殘就視為治療終結,后續治療費不予支持。當然如果對是否治療終結意見不一致時,可通過鑒定予以確定。
其實,進行傷殘鑒定主要是確定傷殘賠償金的數額,它是對受害人傷殘后減少收入的損失的賠償。
關于后續治療費,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受害人因傷致殘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費用以及因喪失勞動能力導致的收入損失,包括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被扶養人生活費,以及因康復護理、繼續治療實際的必要的康復費、護理費、后續治療費,賠償義務人也應當予以賠償。”作為人身損害賠償項目的“總則”的第十七條明確規定了構成殘疾所需繼續治療而支出的后續治療費,賠償義務人也應當予以賠償。并且,其第十九條第二款規定:“醫療費的賠償數額,按照一審法庭辯論終結前實際發生的數額確定。器官功能恢復訓練所必要的康復費、適當的整容費以及其他后續治療費,賠償權利人可以待實際發生后另行起訴。但根據醫療證明或者鑒定結論確定必然發生的費用,可以與已經發生的醫療費一并予以賠償。”這表明,構成殘疾后所需的后續治療費賠償義務人也應當予以賠償,而非定殘后就不存在后續治療費。
所謂“后續治療費”是指“對損傷經治療后體征固定而遺留功能障礙確需再次治療的或傷情尚未恢復需二次治療所需要的費用”(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編:《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理解與適用(2001)》,中國**出版社2002版)。實踐中的大量案例證明,受害人即使已經出院,但并非出院就等于“完全治愈”,很多受害者確需在半年、一年甚至更長時間后進行二次手術的。同時,又因其僅一年的法定訴訟時效,受害者會處于索賠的兩難境地。
若法院拒絕傷殘等級和后續治療費同時鑒定,并且實行“申請傷殘鑒定就不再賠償以后的任何醫療費用”,則受害者會有兩種選擇。一是受害者只申請傷殘等級鑒定,被迫放棄后續治療費鑒定,那么其結果是對于確需進行二次手術或長期治療的所必須的醫療費用將無法獲得賠償,實際上剝奪了受害人及時依法獲得賠償的權利,則于法不公,于理不通。二是受害者先申請后續治療費,等鑒定結果出來后再緊接著申請傷殘等級鑒定,其與同時申請鑒定無非是一先一后進行鑒定與同時進行鑒定的區別,豈不造成當事人是訴累和司法資源的浪費?
本案中,王某因缺乏巨額醫治費用而被迫選擇訴訟,亟需等拿到賠償款后立即進行顱骨修補手術,以免加重病情。如等其完全治療終結后再申請傷殘鑒定,對根本無錢治療的他無疑雪上加霜,甚至引發更大的人身損害。何況,本案的原、被告對申請鑒定均無異議,作為中立裁判的法院,不應剝奪當事人的合法訴求。因此,法院應允許傷殘等級和后續治療費的鑒定可以同時申請鑒定為宜。
【律師建議】
有些案件的被告還提出,住院病歷上記載患者系“治愈”出院,不應再有后續醫療費。但實際上不少醫生在出院證醫囑上又注明“注意休息、加強藥物治療、定期復查、不適隨診”,因此,支付部分后續治療費是合理的。
在賠償義務人支付了殘疾賠償金及后續治療費后,當受害人身體得到康復時,是否應當退回相應的殘疾賠償金呢?這也是個值得考慮的問題。戚-謙律師認為,對于有些傷殘是否有繼續治療的必要可進行必要評估或者鑒定,再作相應處理。
若傷殘經過后續治療后能得到明顯好轉,則進行后續治療應無異議;但若傷殘沒有治療的必要,或雖經努力治療仍無法起到比較明顯的效果,其后續治療的合理性和價值就不太大。因此,人民法院在審理此類案件時,應就個案的特殊情況做出靈活的判決,切忌一刀切。
當然,若賠償義務人支付了必要的后續治療費用,也可賦予其在以后要求重新對受害人的傷殘等級進行鑒定的權利以作適當的平衡,以確定其真正的殘疾程度,然后再依據傷殘評定結果調整相應的殘疾賠償金,這樣才更客觀、更公平,否則就可能出現重復賠償等加重賠償義務人負擔的問題。
事實上,解決爭議最為有效的是有權機關對相關法律法規的進一步完善。也唯有如此,才可以從法律上明確各方的權利義務,亦最大限度地平衡各方權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案件駁回起訴要開庭審理嗎
2020-12-27黨紀處分到期怎么處理
2021-02-08未成年人網絡打賞可以退還嗎?最高法明確了!
2021-02-10精神出軌的離婚證據有哪些
2021-02-22繼承的房子再贈與別人會交稅嗎
2021-03-24公司法定代表人有哪些職務
2021-02-18公司可以內部調動勞動合同的變更與解除嗎
2020-11-23什么情況可以變更勞動合同
2021-03-14勞務合同適用什么法律
2020-12-11失業保險金不得低于什么
2021-02-22無故解雇員工如何補償
2021-02-28人壽保險無效的情形有哪些,人壽保險索賠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0汽車車身險保險金額的如何確定
2021-01-19保險合同爭議怎么處理
2021-03-01對保險公司注冊資本如何要求的
2021-02-02免賠額與不計免賠是什么意思
2021-03-21降低企業履約風險的“保險杠”
2020-12-20保監會就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管理辦法征意見全文內容是什么
2021-03-08私人房屋裝修承包合同
2020-11-22私自轉讓集體土地怎么處理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