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在司法審判實踐中,當事人雙方串通、偽造證據、虛構糾紛以圖謀取不正當利益的虛假訴訟問題時有發生。虛假訴訟不僅嚴重侵害了利益相關方的合法權益,造成司法資源的極大浪費,更對司法公信力帶來嚴重的損害。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遏制、打擊虛假訴訟,是法院在司法審判中需要著重解決的問題。
一、虛假訴訟產生的原因
(一)民事活動所遵循的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以及民事審判權的被動性特征,客觀上決定了識別杜絕虛假訴訟,尤其是事前事中識別杜絕虛假訴訟相對困難。民事訴訟具有某些中立性和被動性性質,民事案件的當事人對民事糾紛本身有自主解決的權利,并對訴訟標的有自由處分權。法院在訴訟中要充分尊重當事人對訴訟標的的處分權,只對當事人請求的事項和在請求的范圍內進行審判。法院作出判決,只根據當事人提出的事實和證據,當事人自認的一般可以認定為事實,這就為旨在進行訴訟欺詐的人留下了缺口。
(二)民事訴訟對證據的有關規定,為虛假訴訟提供了機會。《民事訴訟法》第63條規定了8種證據的形式要件,即證據的外在表現形態,而沒有規定證據的本質屬性。外在形態只是一種載體,至于這種載體所記載的內容的屬性,法律沒有明確規定。而證實民事行為真實性的恰恰是其內容屬性,不是載體本身。由于法律沒有規定證據的本質屬性,因而為虛假訴訟者任意編制證據提供了機會。
(三)法律規制力度不夠完善,導致虛假訴訟者所能獲得的非法利益或達到的非法目的較之法律風險與代價嚴重失衡。
二、虛假訴訟的危害
(一)危害了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虛假訴訟的當事人通過虛假訴訟使一些不合法的權益得以確認,而使一些合法的權益人該得到的權益卻被“合法”的剝奪,侵犯了利害關系人的合法權益,危害了市場經濟秩序。
(二)損害了司法的權威性。虛假訴訟妨害了司法機關正常活動,破壞了法院正常的審判程序,干擾了法院的公正審判,損害了法院的權威性和公正性。
(三)破壞了社會主義誠信體系。虛假訴訟侵害了他人、集體或國家的合法權益,違背了修改后民訴法要求的民事訴訟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
三、對打擊虛假訴訟的司法建議
針對虛假訴訟產生的原因和危害,特提出以下司法建議,以維護正常司法秩序和法律尊嚴。
(一)加強立案審查:對可能涉及虛假訴訟的案件應進行深入細致適當必要的實體審查。“對雙方無異議的證據應予認定”的規則應認定是個原則,但也有例外,即對雙方串通偽造,可能有損國家、集體、公民合法權益的證據是例外,因此應賦予法官對證據進行必要的實體審查的權利和職責。在立案審查階段,查實是虛假訴訟的,不予受理,且在一定范圍通報,加強與相關部門信息溝通,建立聯動機制;如發現有虛假訴訟嫌疑但一時又不能查實的,將有關嫌疑予以記載,受理并隨案移送業務庭,提請業務庭在審理中予以特別注意。
(二)建立虛假訴訟民事侵權損害賠償制度。虛假訴訟造成的后果,形式上加害人是法院,實質上是行為人借用法院的力量,使第三人受害,行為人構成了對第三人的侵權,造成第三人經濟損失。因此可將虛假訴訟民事侵權視為一種新型的共同侵權行為,建議將這種侵權行為在侵權責任法中明確規定。對虛假訴訟造成侵權損害的,要求侵權人進行賠償并對其采取懲罰性措施,以暢通受害人的索賠渠道,打擊虛假訴訟者的謀利目的。
(三)加強案外人利益保護,完善第三人撤銷之訴。在發現存在虛假訴訟的情形時,可適用民事訴訟法規定的第三人撤銷之訴,賦予利益受損的第三人撤銷權,以更好的完善對第三人利益的保護。
(四)加強刑事打擊。我國現行《刑法》對刑事訴訟領域的偽證行為進行了定罪量刑,但對民事訴訟領域的妨害司法行為打擊力度不足。根據刑法“罪刑法定”、“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的基本原則,實際上排除了刑法對虛假訴訟的適用。基于以上原因,建議在《刑法》第三百零六條中,擴大偽證罪的適用范圍,使發生在民事訴訟中的某些嚴重違法行為能夠以偽證罪進行刑事責任追究。在《刑法》修改前,建議最高法院盡快以司法解釋形式做出具體規定,全面堵塞虛假訴訟漏洞,達到依法審判、凈化司法環境的目的。
對十二屆全國人大第二次會議第2534號建議的答復
宋心仿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打擊虛假訴訟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近年來,從司法實踐看,虛假訴訟確有愈演愈烈之勢。虛假訴訟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權益,妨害了正常的司法秩序,損害了人民法院的權威,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必須依法規制、有效打擊。
人民法院高度重視依法對虛假訴訟的防范和規制。《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進一步貫徹“調解優先、調判結合”工作原則的若干意見》(法發〔2010〕16號)第十七條明確指出:“對當事人虛假訴訟或者假借調解拖延訴訟的,應依法及時制止并做出裁判”。《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依法妥善審理民間借貸糾紛案件促進經濟發展維護社會穩定的通知》(法[2011]336號)第七條對于注意防范、制裁虛假訴訟的問題明確規定:“人民法院在審理民間借貸糾紛案件過程中,要依法全面、客觀地審核雙方當事人提交的全部證據,從各證據與案件事實的關聯程度、各證據之間的聯系等方面進行綜合審查判斷。對形式有瑕疵的‘欠條’或者‘收條’,要結合其他證據認定是否存在借貸關系;對現金交付的借貸,可根據交付憑證、支付能力、交易習慣、借貸金額的大小、當事人間關系以及當事人陳述的交易細節經過等因素綜合判斷。發現有虛假訴訟嫌疑的,要及時依職權或者提請有關部門調查取證,查清事實真相。經查證確屬虛假訴訟的,駁回其訴訟請求,并對其妨害民事訴訟的行為依法予以制裁;對于以騙取財物、逃廢債務為目的實施虛假訴訟,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當前形勢下加強民事審判切實保障民生若干問題的通知》(法[2012]40號)第二條也要求:“加強對借據真實性的審查,進一步明確舉證責任的分配,加大對各種形式高利貸的排除力度和對虛假債務的審查力度。”
您提出的加強立案審查、建立虛假訴訟民事侵權損害賠償制度、完善第三人撤銷之訴的建議,對于有效預防和懲治虛假訴訟行為,具有重要意義,為我們提供了有益指導。目前,我院正在起草新的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依法遏制虛假訴訟行為,是其中的重要內容之一。我們將結合您的建議,就制裁和預防虛假訴訟行為的相關問題,進一步加強調研,力爭使相關司法解釋條文更具針對性和實效性。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單位集資房滿2年可以出售嗎
2021-02-20工地無固定工資工傷如何賠付
2021-01-02人身損害九級傷殘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18交通事故復議期限是怎樣的
2021-01-12婚前個人財產和婚后個人財產有什么區別
2021-03-25著作權侵權行為與違法行為
2021-02-11訴訟費是否也要承擔連帶責任
2020-11-13侵權糾紛法院管轄法院
2020-12-31單位是否有權收回員工集資房
2020-11-30如何預防校園性侵事件的發生
2021-02-27大學生學校吃壞肚子,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17沒房產證法院怎么執行
2020-11-26房產贈與的份額很少怎么收稅
2020-12-26養老概念股一覽有哪些
2021-01-23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單的種類
2021-01-15汽車投保的技巧
2021-02-14保險公司再保險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1-02-16對未按規定期限辦理公司登記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1-03-18變額年金 VariableAnnuity
2021-03-07土地轉包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