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逃罪的概念及處罰是什么
脫逃罪,是指依法被關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從羈押和改造場所逃走的行為。
脫逃罪的處罰
第三百一十六條【脫逃罪;劫奪被押解人員罪】依法被關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脫逃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劫奪押解途中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嚴重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脫逃罪的構成特征
1、犯罪客體
本罪所侵犯的客體是司法機關的正常管理秩序,接受司法機關依法對其所采取羈押、監管,是犯罪嫌疑入、被告人、罪犯必須遵守的義務。
2、犯罪客觀方面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逃離羈押、改造場所。羈押場所主要是指看守所。改造場所主要指監獄、勞動改造管教隊、少年犯管教所等。另外,押解犯罪分子的路途中,也應視為監管場所范圍。
3、犯罪主觀方面
本罪的主體是特殊主體,即必須是依照本法與刑事訴訟法被關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
4、犯罪主體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行為人脫逃的目的是逃避羈押與刑罰的處罰。
脫逃罪的主體有哪些
本罪的主體是特殊主體,即必須是依照本法與刑事訴訟法被關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即:
一是依法被拘留、被逮捕的未決犯;
二是已被判處拘役以上刑罰,正在勞改機關服刑的已決犯。只有上述兩種人才能成為本罪主體。
被行政拘留或勞動教養的人逃跑的,不構成本罪。被錯抓、錯判的人,獨立實施脫逃行為的,不構成本罪。但可以以參與其他人脫逃行為的方式構成本罪。
脫逃罪應該怎么認定
區分脫逃罪的既遂與未遂的界限。行為人實施脫逃的目的在于逃離羈押或者改造場所,以達到逃避關押、改造的目的。因此,脫逃行為是否得逞,主要應看行為人是否逃出了羈押、改造場所,是否擺脫了看管人員的控制,已經逃離羈押或改造場所的范圍,擺脫了看守人員監視控制的,就是脫逃既遂;實施脫逃,如果在羈押改造場所內被發現,或者雖然逃出了羈押改造場所的范圍,但在看守人員直接監視下被抓回的,是脫逃未遂。
區別既遂與未遂,是裁量刑罰的一個依據。如果查明行為人脫離勞改場所,確實是偷干其他的事情,并無脫逃意圖的,如在農田勞動的犯人,晚間溜出勞改場所,去偷附近農民種植的瓜果等,不宜作為脫逃罪論處,可視其情節給予紀律或者其他處罰。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脫逃罪的概念以及處罰規定”問題進行的解答,脫逃罪是指罪犯從監獄逃走的一種犯罪行為,侵犯的是我國監獄管理缺席,可對脫逃者處五年以下的有期徒刑。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新三板股權投資屬于非標嗎
2021-03-04上市公司收購流程有哪些
2021-02-01公司法司法解釋二基金公司破產
2020-12-23未登記抵押權是否享受別除權
2021-01-15交通肇事罪檢察院到法院多久能判下來
2020-12-23檢察院不批捕后,可以取保候審嗎
2020-12-17農民購買、使用直接用于農業生產的農資產品,是否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2021-03-25抵押物變現后怎么提存
2020-11-15集資房屬于什么房產性質
2020-12-31沒有簽訂勞動合同離職有工資嗎
2021-03-09勞動合同的變更
2021-01-31在國外非法務工如何處罰
2021-01-03學生實習期間發生的工傷事故怎么解決
2021-01-06人事代理
2020-12-27勞務外包定義
2021-02-27勞動仲裁什么情況才不立案
2021-03-11勞動糾紛的一裁終局
2021-01-11保險合同的變更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22意外事故是否屬于保險責任范圍
2021-01-09雇主責任險的賠償項目有哪些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