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根溯源:扶貧領域職務犯罪成因分析從Z市檢察機關查辦的案件來看,扶貧領域職務犯罪的高發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原因:
(一)扶貧政策宣傳不到位。由于宣傳不到位,絕大部分群眾對扶貧政策不了解。農村居民除了知道涉農補貼的領取方式外,對其他補貼款的性質、發放對象、標準、時間、核定監督的程序等等都不清楚,也就喪失了對補貼發放的監督能力?;鶎影傩盏谋O督缺位,導致基層干部隨意虛報、隱瞞扶貧領域涉農惠民補貼現象的發生。
(二)政務財務不透明。為了防止扶貧資金“跑冒滴漏”,全國很多地方采取扶貧資金發放“一卡通”“一折通”,把資金直接劃撥到農民銀行賬戶上。但在實踐中,許多村民的銀行卡和存折均由村干部保管,很多貧困戶根本不知道這些政策,為截留侵吞留下了可乘之機。扶貧資金管理不規范,只注重扶貧資金的劃撥,疏忽對資金的申報、撥付、使用等環節的監督,致使個別基層干部能夠采取虛假申報等辦法套取扶貧資金。
(三)規章制度不健全?;鶎拥囊幷轮贫?,尤其是村鎮一級的規章制度不規范現象普遍,給基層干部留下可乘之機。如有的村干部有章不循、無章可循,有關財務制度形同虛設,出納、會計一人兼,直接經手財務;有的賬目不清,單據、憑證不全,許多收入和支出都不入賬;有的村干部躲避監督,設立賬外賬,以白條、虛假發票沖帳、隱瞞收入等手段進行貪污、挪用公款。如T縣某鄉鄉干部馬某某在負責本鄉林業工作期間,利用國家荒山造林補貼政策,為他人辦理國家造林補貼,貪污11.1元。
(四)監督管理不力。目前,對基層工作干部的監督制約機制也不完善,甚至存在權利真空,為其犯罪提供可乘之機。上級相關部門深入基層的力度不高夠,了解社情民意不實,重項目實施而輕跟蹤監督,監督往往只流于形式;多數農村群眾法律意識淡薄,對鄉村干部向來有敬畏感,村民的維權意識不強。
二、職務犯罪
職務犯罪是,指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工作人員利用已有職權,貪污、賄賂、徇私舞弊、濫用職權、玩忽職守,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破壞國家對公務活動的規章規范,依照刑法應當予以刑事處罰的犯罪,包括《刑法》規定的“貪污賄賂罪”、“瀆職罪”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犯罪。2010年11月18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印發《關于加強對職務犯罪案件第一審判決法律監督的若干規定(試行)》。
當公民在工作期間,利用職務之便為自己或者他人謀取一定的利益時,也是會侵犯到其他公民和公司的權益,所以是會受到司法部門的處罰,那么此類犯罪行為,也是會破壞企業的規章制度,同時給社會秩序帶來非常惡劣的影響,職務犯罪的處罰標準會根據犯罪情節來確定。
職務犯罪的種類有哪些
職務侵占罪可以自訴嗎?
職務侵占罪侵犯的法益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法學學士學位,現執業于湖北省規模最大之一的北京盈科(武漢)律師事務所,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員,湖北省律師協會會員,法律援助中心律師。自從事法律工作以來,始終秉持“專業、專一、專情,為您的事而專”的執業理念,以深厚的法學功底為依托,以豐富的辦案經驗為拐杖,以當事人最大利益為導向,為當事人提供辦案最專業,服務最美好,最優質的法律服務。執業以來以專業化、品牌化、團隊化為發展方向,致力于致力于勞動、人損、建設工程領域的理論和實務研究,并辦理了大量的勞動爭議、人損、建設工程合同糾紛案件,積累了豐富的辦案經驗,為當事人提供了全方位專業法律支持,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以誠信、責任的品質提供專業、高效的服務,獲得了當事人的信賴和好評!
肇事逃逸中二次肇事如何處罰
2020-11-23合同生效前要約可不可以撤回
2020-12-17免責合同或格式條款是否有效
2020-12-14承攬人、定做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1-01-26交通事故定責可以協商嗎
2021-01-10購房人何時可解除購房合同
2020-12-19未取得預售許可時簽訂的協議有效嗎
2020-12-13工作地點和用工單位改變可否賠償
2020-11-08意外險購買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18國際貨物運輸保險的兩大基本原則
2021-03-19海洋運輸貨物有幾種保險
2020-12-08哪種情形必須導致保險人免責
2020-12-05發生保險糾紛時應怎么辦
2021-02-02保險詐騙罪有哪些規定
2021-03-18淺談我國保險稅制的改革
2021-02-25農民土地流轉合同書范本
2020-12-29紫金縣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2-31夫妻戶口不在一起,拆遷時雙方都能享受嗎
2020-12-28拆遷補償安置資金監管協議書包含哪些內容
2021-02-21大元帥府改造還剩10戶公房未簽約拆遷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