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濫用職權犯罪構成是什么
(一)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機關的正常活動。由于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故意逾越職權,致使國家機關的某項具體工作遭到破壞,給國家、集體和人民利益造成嚴重損害,從而危害了國家機關的正常活動。本罪侵犯的對象可以是公共財產或者公民的人身及其財產。
(二)客觀要件
本罪客觀方面表現為濫用職權,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濫用職權,是指不法行使職務上的權限的行為,即就形式上屬于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一般職務權限的事項,以不當目的或者以不法方法,實施違反職務行為宗旨的活動。濫用職權行為與造成的重大損失結果之間,必須具有刑法上的因果關系。構成本罪,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則是指濫用職權行為與造成的嚴重危害結果之間有必然因果聯系的行為。
(三)主體要件
本罪主體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國家機關是指國家權力機關、各級行政機關和各級司法機關,因此,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是指在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各級人民政府和各級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中依法從事公務的人員。
(四)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行為人明知自己濫用職權的行為會發生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從司法實踐來看,對危害結果持間接故意的情況比較多見。至于行為人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濫用職權,還是為了他人利益濫用職權,則不影響本罪的成立。
二、濫用職權罪該怎么處罰?
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規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對濫用職權罪作出認定可以從主觀、客觀、主體、客體四個方面入手分析,而除此之外要以濫用職權罪論處,還需要達到此罪的入罪標準,也就是需要符合規定的立案標準,不然的話可能也只會當做一般的違紀行為,而不會認定為刑事犯罪,即使之后會對行為人進行處罰,但也不會涉及到刑事方面的處罰。
濫用職權罪司法解釋
濫用職權收受賄賂我國將如何判罰?
濫用職權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我國現行行政訴訟原告資格制度是怎樣的
2020-12-29當事人雙方怎么協議選擇管轄法院
2021-03-06對廣播電視組織權的限制有哪些呢?
2021-02-22房屋定金糾紛的處理原則是什么
2021-01-30小額民事訴訟可以不開庭直接判決嗎?
2020-12-04用電人不注意安全用電,在合同法上可能面臨什么后果怎么規定
2020-12-10醫療費中醫保部分能否提起訴訟
2020-11-09保險公司提出開業申請需要哪些材料
2020-11-12國際貨物保險之海上貨運保險合同的程序
2020-11-29車輛維修時丟失 保險公司被判賠償責任
2020-12-11合資保險公司的注冊資本是實繳資本嗎
2021-02-24保險公司的訴訟主體是什么
2021-03-17旅行社責任險與旅游意外險五大不同
2020-12-26土地互換口頭協議效力認定
2020-12-06公司拆遷補償款稅收優惠嗎
2021-02-08國有土地上房屋拆遷補償包含哪幾個部分
2021-02-05拆遷維權有效嗎,會不會被威脅
2021-01-05未繼承房產拆遷安置后如何處理
2021-03-05有土地證沒有房產證拆遷怎么辦
2020-12-17拆遷協議更名可以嗎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