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濫用職權罪犯罪構成四要件分別是什么
(一)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機關的正常活動。由于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故意逾越職權,致使國家機關的某項具體工作遭到破壞,給國家、集體和人民利益造成嚴重損害,從而危害了國家機關的正常活動。本罪侵犯的對象可以是公共財產或者公民的人身及其財產。
(二)客觀要件
本罪客觀方面表現為濫用職權,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濫用職權,是指不法行使職務上的權限的行為,即就形式上屬于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一般職務權限的事項,以不當目的或者以不法方法,實施違反職務行為宗旨的活動。濫用職權行為與造成的重大損失結果之間,必須具有刑法上的因果關系。構成本罪,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則是指濫用職權行為與造成的嚴重危害結果之間有必然因果聯系的行為。
(三)主體要件
本罪主體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國家機關是指國家權力機關、各級行政機關和各級司法機關,因此,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是指在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各級人民政府和各級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中依法從事公務的人員。
(四)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行為人明知自己濫用職權的行為會發生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從司法實踐來看,對危害結果持間接故意的情況比較多見。至于行為人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濫用職權,還是為了他人利益濫用職權,則不影響本罪的成立。
二、濫用職權罪該怎么處罰?
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規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對濫用職權罪作出認定可以從主觀、客觀、主體、客體四個方面入手分析,而除此之外要以濫用職權罪論處,還需要達到此罪的入罪標準,也就是需要符合規定的立案標準,不然的話可能也只會當做一般的違紀行為,而不會認定為刑事犯罪,即使之后會對行為人進行處罰,但也不會涉及到刑事方面的處罰。
濫用職權罪案件立案標準是什么?
濫用職權罪法律規定有哪些內容
認定濫用職權罪的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有期徒刑附加驅逐出境怎么執行
2020-12-09男子炫耀自己有錢回家途中被搶該怎么辦
2021-02-09公民能向政府舉報單位或個人有壞境污染的行為嗎
2021-01-17定金和訂金區別,哪個可以退
2021-01-28稅務機關可以公告送達稅務文書的情形
2021-01-02交通事故認定書出來后對方申請復核影響拿車嗎
2021-01-12異地買房如何提取公積金
2021-01-23什么是保險理財
2021-03-05保價運輸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0-12-02對方無保險怎么理賠
2021-02-18人壽保險單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6山林被征能辦失地保險嗎
2020-12-17意外傷害保險期限是多久
2021-01-03保險合同從何時起開始成立和生效
2020-12-12建立保險保障基金的管理方法
2021-01-01保險法告知義務的問題是什么
2021-01-14投保人應具備什么條件
2020-12-02司法鑒定保險傷殘標準等級是如何劃分的
2020-12-15保險代理人對保險經紀人的含義是什么
2021-01-06保險經紀人與保險代理人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