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玩忽職守罪的類型有哪些?
1、意識疏忽。所謂意識疏忽,根據刑法第12條的規定,是指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一種心理狀態。刑法理論中一般稱其為“疏忽大意的過失”。
2、意志疏忽。所謂意志疏忽,是指行為人處于危害結果已經發生的條件下,需要采取正確的決策,防止或減小危害結果的嚴重程度,而行為人有義務并有這種主觀可能性,但其沒有找到這種決策或者沒有實施,致使本可減小的損失未能避免而得以加大的二種心理狀態。
3、過于自信。刑法第12條規定的行為人對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心理狀態,我國法學界一般都將此稱為“過于自信的過失”。我們認為,這種理論概括并不全面。
4、過于輕率。過于輕率的犯罪過失,是指行為人對自己的行為可能造成的危害結果,已經預見而輕率決策或隨便從事,輕率認為可以避免發生危害結果,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一種心理狀態。
二、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檢察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瀆職侵權犯罪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高檢發釋字〔2006〕2號)
第一條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規定的“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
(一)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傷3人以上,或者輕傷9人以上,或者重傷2人、輕傷3人以上,或者重傷1人、輕傷6人以上的;
(二)造成經濟損失30萬元以上的;
(三)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
(四)其他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情形。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規定的“情節特別嚴重”:
(一)造成傷亡達到前款第(一)項規定人數3倍以上的;
(二)造成經濟損失150萬元以上的;
(三)造成前款規定的損失后果,不報、遲報、謊報或者授意、指使、強令他人不報、遲報、謊報事故情況,致使損失后果持續、擴大或者搶救工作延誤的;
(四)造成特別惡劣社會影響的;
(五)其他特別嚴重的情節。
第二條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實施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犯罪行為,觸犯刑法分則第九章第三百九十八條至第四百一十九條規定的,依照該規定定罪處罰。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因不具備徇私舞弊等情形,不符合刑法分則第九章第三百九十八條至第四百一十九條的規定,但依法構成第三百九十七條規定的犯罪的,以濫用職權罪或者玩忽職守罪定罪處罰。
以上就是玩忽職守罪的犯罪事實認定和處理情況,在司法實踐中,對于玩忽職守罪的處理情況應當結合實際來進行認定,特別是對于相關情況處理上,必須對照法律規定處理,還應當由司法機關對玩忽職守罪的犯罪事實進行調查取證后,根據實際來作出判罰。
玩忽職守罪的追訴期是多久
玩忽職守罪能判緩刑嗎?
公務員玩忽職守罪怎么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確權和戶口的關系是什么
2021-02-02解除同居關系是否退彩禮錢
2021-03-10怎么查自己是否有罰單
2020-11-14房屋作為遺產如何分割
2020-11-24哪些人屬于非直系親屬
2021-03-20父母打孩子致輕傷要坐牢嗎
2020-12-11保護令案件的證明方法是什么
2021-02-03放棄房屋所有權如何辦理
2020-12-19房地產開發貸款利息的計算
2020-11-24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
2020-12-09犯罪中止的定義與適用
2021-03-12土地承包合同糾紛是否適用訴訟時效
2021-01-05商標委托代理合同要約定期限嗎
2021-03-11純勞務分包給個人是否合法
2020-12-05訂立勞動合同時薪水約定不明確如何處理
2021-02-10勞動爭議的調解組織有哪些?
2021-03-07壽險理賠時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2021-01-04保險合同中間人與保險合同輔助人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29詳解旅游保險有哪些
2020-12-17汽車的平安保險快速理賠流程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