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玩忽職守罪行為司法解釋是什么?
所謂玩忽職守的作為,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不認真履行職責義務的行為。有的工作馬馬虎虎,草率從事,敷衍塞責,違令抗命,極不負責任。有的陽奉陰違,弄虛作假,欺上瞞下,胡作非為等。所謂玩忽職守的不作為,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不盡職責義務的行為。即對于自己應當履行的,而且也有條件履行的職責,不盡自己應盡的職責義務。有的擅離職守,撒手不管;有的雖然未離職守,但卻不盡職責,該管不管,該作不作,聽之任之等。
由于各個機關、單位都有自己的活動原則、組織紀律和規章制度,以及工作人員的職責和權利、義務,這些都是必須遵守的工作紀律和規章制度。有關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只有違反了這些工作紀律和規章制度,才能成為玩忽職守的行為。因此,玩忽職守的行為方式多樣,涉及面廣,在不同的領域、不同的部門,有不同的規定。例如:在糧食保護、防火護林、商品檢驗、食品衛生、文物保護、防止傷亡事故及金融管理等方面,對玩忽職守行為以及依法應予追究的情況,本節和有關單行法規都有明確具體的規定。因此在處理某個具體玩忽職守案件時,必須嚴格按照本節和有關法律規定,對照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地進行分析,這是認定構成各個方面玩忽職守罪的具體依據。
二、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傷3人以上,或者重傷2人、輕傷4人以上,或者重傷1人、輕傷7人以上,或者輕傷10人以上的;
2、導致20人以上嚴重中毒的;
3、造成個人財產直接經濟損失15萬元以上,或者直接經濟損失不滿15萬元,但間接經濟損失75萬元以上的;
4、造成公共財產或者法人、其他組織財產直接經濟損失30萬元以上,或者直接經濟損失不滿30萬元,但間接經濟損失150萬元以上的;
5、雖未達到3、4兩項數額標準,但3、4兩項合計直接經濟損失30萬元以上,或者合計直接經濟損失不滿30萬元,但合計間接經濟損失150萬元以上的;
6、造成公司、企業等單位停業、停產1年以上,或者破產的;
7、海關、外匯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嚴重不負責任,造成100萬美元以上外匯被騙購或者逃匯1000萬美元以上的;
8、嚴重損害國家聲譽,或者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
9、其他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情形。
玩忽職守行為顯然是違反了相關法律規定的,公民在辦理相關行政事項或者民事行為時,如果遇到了玩忽職守的工作人員,那么可以直接向該行政機關或者事業單位的上級申請行政復議,并要求對當事人進行合法的處罰,具體情況結合實際而定。
公務員玩忽職守罪怎么認定
玩忽職守罪司法解釋有哪些
玩忽職守罪能判緩刑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臨時工工傷如何賠償打官司
2020-11-23交通事故訴訟時效過期怎么辦
2021-01-22婚前貸款買房,離婚房產怎么分配
2021-01-21贈與人可以自由撤銷贈與嗎
2020-12-11如何防范家庭冷暴力
2020-12-15同一當事人的兩種違法行為,可以分別立案嗎
2021-01-11緊急拘留是什么意思
2021-01-04是不是只要雙方沒有簽訂合同,就不須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何劃分
2021-01-21購房要注意的知識有哪些
2021-01-13單位集資房什么時候能上市買賣
2021-03-23員工不同意調崗公司能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1-01-27違反壽險免責條款會有什么后果
2020-12-31意外傷害保險制度有什么規定
2021-03-21保證續保條款是什么
2021-02-09法院能否直接劃撥保險賠償金
2021-02-04保險合同糾紛無證駕駛免賠嗎
2020-12-23保險公司賠付交通費嗎
2020-12-20轎車自燃保險公司及時理賠商家代位求償
2020-11-30機動車第三者責任應當怎樣認定
2020-12-09投資連接險:不要在一棵樹上吊死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