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玩忽職守罪指哪些主體?
玩忽職守罪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嚴重不負責任,不履行或不正確地履行自己的工作職責,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追受重大損失的行為。
玩忽職守罪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嚴重不負責任,不履行或者不認真履行職責,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
1、犯罪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實施了玩忽職守的行為,并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了重大的損失。所謂玩忽職守,是指行為人嚴重不負責任,不履行或者不認真履行職責。
2、犯罪主體是特殊主體,即只有具有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身份的人才能成為本罪的主體,即國家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司法機關、軍隊、政黨中從事公務的人員。
3、犯罪主觀方面只能是過失,即行為人作為國家機關的工作人員理應恪盡職守,盡心盡力,履行公職中時刻保持必要的注意,但行為人卻持一種疏忽大意或過于自信的心態,對自己玩忽職守的行為可能導致的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的重大損失應當預見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
二、玩忽職守罪的立案標準
1、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傷3人以上,或者重傷2人、輕傷4人以上,或者重傷1人、輕傷7人以上,或者輕傷10人以上的;
2、導致20人以上嚴重中毒的;
3、造成個人財產直接經濟損失15萬元以上,或者直接經濟損失不滿15萬元,但間接經濟損失75萬元以上的;
4、造成公共財產或者法人、其他組織財產直接經濟損失30萬元以上,或者直接經濟損失不滿30萬元,但間接經濟損失150萬元以上的;
5、雖未達到3、4兩項數額標準,但3、4兩項合計直接經濟損失30萬元以上,或者合計直接經濟損失不滿30萬元,但合計間接經濟損失150萬元以上的;
6、造成公司、企業等單位停業、停產1年以上,或者破產的;
7、海關、外匯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嚴重不負責任,造成100萬美元以上外匯被騙購或者逃匯1000萬美元以上的;
8、嚴重損害國家聲譽,或者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
9、其他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情形。
綜上所述,玩忽職守罪是針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罪名,在認定的時候需要和一般工作中的失誤進行嚴格區分,所以一般只有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才能夠成為該罪的主體,該罪量刑條件一般在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哪些屬于玩忽職守罪的構成要件
玩忽職守罪司法解釋有哪些
玩忽職守罪的追訴期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旅游中被強制購物,事后發現上當受騙如何處理
2021-02-16固定資產貸款流程是什么
2020-12-03可能導致專利新穎性喪失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31濟南執法車遭槍擊,公民怎樣反對暴力執法
2020-12-07夫妻協議離婚步驟是怎樣的
2020-11-30什么是勞動法?
2021-01-06股權激勵糾紛是否屬于勞動仲裁
2020-11-21勞動爭議申訴最長年限是幾年
2020-11-22保險公司提出開業申請需要哪些材料
2020-11-12交強險賠償范圍及限額有什么變化
2020-11-24父母可以給成年子女購買死亡險嗎
2021-01-10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有哪些
2020-11-22法律對保險人答復義務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23人身保險可以適用代位追償嗎
2021-02-18保險合同成立超過兩年隱瞞病情能獲得賠償嗎
2021-01-07三責險賠誤工費嗎
2021-01-23快處快賠理賠五大流程是什么
2021-01-21開車故意犯罪保險公司會不會理賠
2021-03-25保險欺詐包括哪些行為
2021-02-24自然災害保險公司不賠合法嗎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