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合同詐騙
合同詐騙犯罪,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以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合同中的一方當事人沒有履行或者沒有完全履行合同,使對方受到損失,并且一方在簽訂合同時可能有某些欺騙性的因素
二、貸款不還構成合同詐騙嗎
在經濟往來中,因客觀原因未及時支付貨款,因拖欠貨款引起經濟糾紛是常見現象。然而,如果行為人主觀上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貨款的目的,拒不支付,則可能構成詐騙犯罪。區分二者關鍵是看行為人主觀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根據《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本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采取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等欺騙手段,騙取對方當事人的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詐騙行為表現為下列幾種形式:
(1)以虛構單位或者冒用他人的名義簽訂合同的。
(2)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
(3)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的。
(4)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后逃匿的。
(5)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這里所說的其他方法,是指在簽訂、履行經濟合同過程中使用的上述四種方法以外,以經濟合同為手段、以騙取合同約定的由對方當事人交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定金以及其他但報財物為目的的一切手段。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定》的有關規定,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追訴:(1)個人詐騙公私財物,數額在5000元至2萬元以上的;(2)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以單位名義實施詐騙,詐騙所得歸單位所有,數額在5萬元至20萬元以上的。
綜上所述,貸款不還是構成合同詐騙認定的關鍵點是行為人是否主觀上有非法侵占財產的目的,在簽訂合同的時候是否主觀上是為了騙取對方的財物而采取一些欺騙、隱瞞的手段,履行合同過程中故意拖欠貨款拒不支付,詐騙罪是要受到刑法制裁的。希望以上內容對您有所幫助。當然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歡迎在律霸網進行在線律師咨詢,我們會針對您的問題及時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起訴離婚必須符合什么條件
2021-03-14簽訂房屋拆遷補償協議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0-12-20財產侵權利息計算如何規定
2021-01-04船舶未解除抵押可以轉讓嗎
2021-02-18離婚協議中約定一方不負擔撫養費,離婚后子女能否起訴要求支付撫養費
2021-01-30聘用合同被解除能獲得經濟賠償嗎
2020-12-31拘役是否要解除勞動合同
2021-02-21不簽勞動合同是否存在事實勞動關系?單位應當承擔什么法律后果?
2021-03-24建筑工地勞務關系能否認定工傷
2020-11-21試用期離職扣除成本培訓費違法嗎
2020-11-14開發商未按時交付房屋,違約金應如何計算
2020-12-08北京市勞動局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勞動爭議案件法律適用問題研討會會議紀要
2021-01-03勞動爭議一審結束仲裁還有效力嗎
2021-02-10意外險的規定是怎么樣
2021-02-16飛機延誤在哪拿賠償
2020-12-13投保單與保險單不一致怎么辦
2021-01-13各種事故保險理賠詳細程序
2020-11-30婚內買的保險離婚時能分嗎
2021-03-15保險公司變更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01保險公估人的作用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