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玩忽職守罪的經濟損失怎么進行認定?
我國法律并未就如何計算玩忽職守罪的直接經濟損失作出明確規定,目前,對計算玩忽職守罪直接經濟損失最具指引意義的是《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瀆職侵權犯罪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以下簡稱《立案標準》中關于直接經濟損失的規定。
(一)明確規定了計算直接經濟損失的起算時間。直接經濟損失是指立案時確已造成的經濟損失,移送起訴前,犯罪嫌疑人及其親友自行挽回的經濟損失,以及由司法機關或者犯罪嫌疑人所在單位及其上級主管部門挽回的經濟損失,不予減扣,但可以作為犯罪嫌疑人從輕處理的情節考慮。該規定明確了直接經濟損失的起算時間是立案時,立案后挽回的損失不能減扣。
(二)嚴格區分直接經濟損失與間接經濟損失。直接經濟損失,是指與行為有直接因果關系而造成的財產損毀、減少的實際價值;間接經濟損失,是指由直接經濟損失引起和牽連的其他損失,包括失去的在正常情況下可以獲得的利益和為恢復正常的管理活動或者挽回所造成的損失所支付的各種開支、費用等。在我們辦案中常出現的間接經濟損失主要有以下幾種情形:(1)由直接經濟損失核算出的銀行利息;(2)因玩忽職守致使公共財產滅失、毀壞后,經修理、重制、更換所需的資金;(3)因挽回由玩忽職守造成的公共財產的重大損失所列支的成本。如在訴訟過程中列支的訴訟費用、律師代理費用、差旅費、住宿費、資產評估費、鑒定費等。
(三)直接經濟損失要與玩忽職守行為有直接因果關系。直接經濟損失是指與行為有直接因果關系而造成的財產損毀、減少的實際價值。也就是說,玩忽職守行為與造成直接經濟損失的客觀危害后果之間必須存在刑法上的直接因果關系,如果二者之間沒有刑法上的因果關系,那么即使客觀上存在行為人玩忽職守的行為和造成直接經濟損失的危害結果,也不能追究行為人玩忽職守的刑事責任。
(四)特殊情形下直接經濟損失的計算。《立案標準》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雖然有債權存在,但已無法實現債權的,可以認定為已經造成了經濟損失:(1)債務人已經法定程序被宣告破產,且無法清償債務;(2)債務人潛逃,去向不明;(3)因行為人責任,致使超過訴訟時效;(4)有證據證明債權無法實現的其他情況。正確理解以上四種特殊情形,將對計算直接經濟損失有重大幫助。
玩忽職守成立并不是根據經濟損失來進行判斷,而是根據相關工作人員的相關行為來進行判斷。如果工作人員有相關玩忽職守的行為即使其未造成經濟損失也需要對其進行追責處理。最嚴重的即交于檢查機關對其進行起訴、定罪。
該如何認定玩忽職守罪?
哪些屬于玩忽職守罪的構成要件
玩忽職守罪司法解釋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遺囑公證去哪里辦
2020-11-09什么是律師風險代理,風險代理律師收費標準是什么
2020-11-15自制名牌白酒構成假冒注冊商標罪嗎
2021-03-12哪些案件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
2021-01-07第二次離婚訴狀范本
2020-11-18房產抵押手續
2021-01-22按揭房解押要多久
2020-12-24合同法履行時間適當是指多久
2020-11-22承包關系算雇傭關系嗎
2021-02-12實習期間受傷,用人單位是否應賠償
2020-12-23關于當前審理勞動爭議案件若干實務問題座談紀要
2021-01-16勞動糾紛材料怎么寫
2020-12-20保險合同要如何變更
2021-01-092020最新人身意外保險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1-01-04認識保險企業在承擔社會責任方面的誤區
2020-12-13企業固定資產保險賠償如何計算
2021-03-20互聯網保險是什么
2020-12-23保險公司的訴訟主體是什么
2021-03-17什么是存款保險,建立存款保險制度有哪些意義和作用
2021-02-09劃撥土地上房產證到期怎么辦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