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效合同詐騙罪的司法認定的問題
(一)刑法中的合同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訂立、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本罪的犯罪主體是一般主體;主觀方面是故意;客體是國家對合同的管理制度和所有權制度;客觀方面法律直接規定了五種情況:
以虛假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的行為,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產權證明提供擔保的,沒有履行能力,先以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履行或者簽訂合同的,收受對方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后逃匿的;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財產。
(二)《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的;
(二)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
(三)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
組織、領導以推銷商品、提供服務等經營活動為名,要求參加者以繳納費用或者購買商品、服務等方式獲得加入資格,并按照一定順序組成層級,直接或者間接以發展人員的數量作為計酬或者返利依據,引誘、脅迫參加者繼續發展他人參加,騙取財物,擾亂經濟社會秩序的傳銷活動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二)》第七十七條[合同詐騙案(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在二萬元以上的,應予立案追訴。
以上就是律霸小編為您整理的關于上述問題的相關知識,本網站為您提供專業的律師咨詢,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歡迎進入律霸網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東會的列席人有什么權利
2021-03-15公司名變更手續是怎樣的
2021-02-11夫妻欠債協議書怎么寫
2020-11-16車禍二級傷殘最多賠償多少錢
2020-12-04指定管轄是指什么
2020-11-13離婚協議日期寫錯還能生效嗎
2020-11-20股權出質可以辦理股東變更嗎
2021-03-19放棄繼承權有啥法律后果
2021-03-16如果公司倒閉了怎么追究損失
2021-01-17實習期離職要交違約金嗎
2021-01-04飛機延誤賠償怎么辦理
2021-03-11化名保單有沒有效
2021-01-12意外傷害保險理賠流程
2020-12-21一波三折的保險理賠
2021-02-02車險理賠“過期” 責任究竟在誰
2021-01-04什么是保險公司年報
2021-01-13交強險實施后車禍是如何進行賠付的
2020-12-22政府拆遷文件時效多久
2020-12-11拆遷紅線范圍內可以權屬爭議嗎
2020-11-20寧波農房未過戶遇拆遷怎么辦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