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界定見義勇為行為
按照見義勇為行為的性質分類,大致可以分為如下兩個方面。一種是與各類違法犯罪行為做斗爭的行為,另一種是各類搶險救災的行為。
1、見義勇為的法律定義。嚴格來說,在我國現行的法律法規制度之中,并沒有對見義勇為的明確定義,只能夠在一些地方性法規和規章中找到相關的內容。見義勇為應該指沒有法定或者約定義務為保護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者他人的生命、財產安全,制止正在發生的違法、犯罪行為或者搶險救災、救人的合乎正義的行為。
2、見義勇為的法律構成要件。從法律的角度進行分析,構成見義勇為行為至少需要下列四項法律要件。
(1)見義勇為行為實施主體是自然人。所謂自然人是指與法人相對的社會公民個體的統稱。由于見義勇為行為是緊急情況下實施者根據主觀判斷后所采取的行為和行動,因此無論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者、具有完全政治權利者抑或剝奪政治權利者,都無關緊要。因此,只有將見義勇為的實施者定義為自然人,才能夠符合其法律特性。
(2)見義勇為者必須實施了危難救助行為。所謂的危難救助行為是指當國家、集體、社會、公民個人財產及公民個人生命安全遭到威脅之時,行為人實施了旨在降低損失或威脅的行為,進而產生了相應后果的一切行為。這種行為一般都是在危險的情況下出現,并且伴有較強的風險性。
(3)行為人并不具備法律約定的義務。所謂法律約定的義務是指行為人與救助對象之間存在法律規定的救助責任。如果行為人的行為客觀上產生了救助效果,但是存在與救助對象的法律約定,那么這種行為就不能夠算作見義勇為。換句話說,只有行為人的行為超越了法律約定的職責或不具備法律約定的救助義務以外,才能夠成為見義勇為。
(4)行為人主觀存在維護公共利益或降低公共危害的意愿。原則上說,見義勇為行為要求行為者必須在主觀上存在維護公共利益或降低公共危害的意愿,并且由此產生的行為,這種意愿必須帶有正義感,才符合見義勇為的標準。即使行為者的行為客觀上產生了上述結果,但是主觀上僅僅是出于維護自身利益,那么也不能構成見義勇為。
3、見義勇為的基本法律特征。見義勇為行為的法律特征大致可以分為如下三個方面。
(1)見義勇為行為沒有法律義務或約定義務。對于約定人來說,義務具有強制性和功利性等特點。如果行為人的行為基于約定或法律的基礎上,這就是行為人的分內職責。因此,判斷見義勇為行為應當以道德的標準加以衡量,主要考察行為人的行為是否出于自愿、自覺和非功利性。
(2)見義勇為是為了保護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權利。這一特征是見義勇為的本質表現,是“義”之所在。因為,見義勇為的道德標準是公而忘私,舍己救人。倫理價值是尚義輕利。
(3)見義勇為必須具有不顧個人安危的情節。在認定見義勇為的過程中,必須要找到行為人為公共利益不顧個人人身和生命安全的行為。當然,對于不顧個人安危的標準是可以有多種理解方式的,只要行為人實施了旨在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或搶險救災等行為,無論行為的效果和程度,都可以視為見義勇為。
如果您的問題比較復雜,我們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前來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專利執法行政復議機構是哪幾個
2021-02-13網絡上“人肉”是否違法
2020-11-17商標侵權行為如何認定,哪些行為屬于商標侵權
2021-01-29調解離婚如果不同意需要本人去嗎
2021-03-22贍養糾紛民事起訴書
2020-12-18刑訴發回重審能用簡易程序嗎
2020-12-23先予執行擔保書什么意思
2020-12-18調解后財產還查封嗎
2021-01-01預付款的作用是什么
2021-01-11在偵查階段刑事案件律師代理權限怎么規定
2021-01-08什么情況下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021-03-15第三方勞務派遣合法嗎
2020-11-10人身意外傷害保險費的計算方法是什么
2021-03-11沒在現場報案保險公司需不需要理賠
2021-02-23保險合同的成立要件有哪些
2020-12-23本案車輛受損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23上了全險 為什么保險公司不賠?
2021-01-20外資保險公司的保證金可以動用的情形
2021-03-24保險利益都有哪些重要原則
2020-11-15關于自燃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