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高額索賠構成敲詐勒索罪嗎
需要結合案情的實際情況分析,符合敲詐勒索的構成條件則涉嫌犯罪。
我國《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條規(guī)定,敲詐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對被害人使用威脅或要挾的方法,強行索要公私財物的行為。因此,看一個案件是否構成敲詐勒索罪,要看其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是否使用了威脅或要挾的方法。
報警在客觀上可以為被害人順利獲得賠償起到一定的助力作用,但從性質上而言,行政處罰權和刑事懲罰權本身并不是私權,而是一項涉及社會公共利益的權力。行為人以報警相要挾強迫對方接受條件,言外之意,一旦對方答應其條件,便不報警,此時,是否報警已經淪為與肇事者討價還價的籌碼,與其說是索賠不如說是交易,索要的財物屬性為“保密費”,而非行為人所主張的“賠償金”性質,其據以提出的賠償數額所依據的也不是己方的損失,而是依據自己握有報警的主動權,對方不滿足自己的要求就必然遭受更大的經濟損失,甚至失去人身自由(罪駕入刑)等等。
行為人并不是將報警作為一項權利來行使,而是將其作為要挾對方的工具。肇事者作為違法犯罪者,必然會產生心理上的恐懼感和精神上的強制,考慮報警后會失去更多,權衡利弊得失大多不會同意報警而只能答應對方要求。
酒駕的人往往會失去理智,就肇事來看,表面上直接侵害的是個人,但如果私了協(xié)商后自行離開,實質他威脅著不特定多數人的生命安全,進而會進一步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因此成為近年來從嚴打擊的對象。這種條件下的“協(xié)商”實際上是對社會公共利益的出賣,何況舉報犯罪是公民的義務。因此,以是否報警作為索要賠償的交換條件,是一種“公器私用”的權利濫用行為,其在手段上并不具有正當性,而具有赤裸裸的脅迫性。
交通事故發(fā)生后,要看行為人采用要挾手段是為了達到什么樣的目的,如果是僅僅為了迫使對方盡快接受其正當的賠償要求所采取的一種索賠策略,這是在主張自己正當權利,也就不存在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目的,當然不存在成立敲詐勒索罪的問題。反之,如果行為人以報警相要挾,是要強迫肇事者交付遠遠超出實際損失的財物,則該利益屬于不正當的利益。
交通事故的賠償原則仍然是填平原則,《侵權責任法》第十九條明確規(guī)定:侵害他人財產的,財產損失按照損失發(fā)生時的市場價格或者其他方式計算。因此以脅迫手段迫使肇事者交付財物且與實際侵權損害結果的差額達到數額較大標準時,其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目的明顯,應當在超出其正當權利的部分成立敲詐勒索罪。
如果您的問題比較復雜,我們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前來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地產買賣居間合同范本是怎樣的
2020-12-31如何妥善處理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糾紛
2020-12-29財產繼承遺囑模板
2020-11-18離婚財產分割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2車輛遺產繼承過戶費用
2021-03-08工傷賠償協(xié)議后老板不給錢怎么辦
2021-03-17協(xié)議離婚,如何要回我的買車資格
2021-01-30房屋中介合同違約金
2021-02-27個人轉讓住房是否繳納土地增值稅
2021-02-08競業(yè)限制離職不補償是否生效
2020-12-29單位致使勞動合同無效怎么辦
2021-03-26經營范圍相同就是違反競業(yè)限制嗎
2021-03-04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后應該如何辦理轉移手續(xù)
2020-12-24試用期離職領導不批怎么辦
2020-12-26實習期間的駕照可以租車嗎
2020-12-28公司是否可以單方面給員工降薪
2020-11-12家庭財產保險的現狀如何
2020-12-02關于拖拉機保險合同條款
2021-02-07哪些人可以做保險合同的關系人
2020-11-18保險公司理賠時會調取監(jiān)控嗎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