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主觀目的不同
這兩種行為故意內容不同。民事欺詐行為的當事人采取欺騙方法,旨在使相對人產生錯誤認識,做出有利于自己的法律行為,然后通過雙方履行該法律行為謀取一定的“非法利益”,其實質是牟利:而合同詐騙罪雖然客觀上可引起他人一定民事法律行為的“意思表示”,但行為人并沒有承擔約定民事義務的誠意,而是只想使對方履行那個根本不存在的民事法律關系的“單方義務”,直接非法占有對方財物。因此,可以得出結論:合同詐騙罪是以直接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為故意內容,而民事欺詐則是通過雙方履約來間接獲取非法財產利益。
其次是客觀方面不同
具體表現在四個方面:A.在行為方式上,合同詐騙罪都是作為;而民事欺詐行為則不僅表現為作為,還有相當一部分表現為不作為。B.從欺詐的程度看,合同詐騙罪中的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行為已達到了一定程度,需要由刑法來調整;而民事欺詐行為雖然在客觀上也表現為虛構事實或隱瞞事實真相,但其欺詐行為仍在一定的限度內,而仍應由民事法律來調整。C.從欺詐內容看,合同詐騙罪的行為人根本沒有履行合同的能力和實際行動;而民事欺詐行為中仍有民事內容的存在。D.從欺騙的手段看,合同詐騙罪的行為人意圖利用經濟合同達到騙取錢財的目的,總是千方百計的冒充合法身份,如利用虛假的姓名、身份、空白合同書,虛假的介紹信和授權委托書等,以騙取對方的信任使行騙得逞;而民事欺詐行為人一般無須假冒合法身份。
此外,受侵犯權利的屬性不同
合同詐騙罪侵犯的是財物所有權,作為犯罪對象的公私財物,并未充當經濟合同設定的權利、義務的體現者,始終是物權的體現者;而民事欺詐行為侵犯的則是債權,即作為侵犯對象的公私財物,是已經進入經濟合同設定的生產、流通領域的權利義務的體現者。
如果你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身財產安全受到侵犯怎么辦
2020-12-21勞動仲裁雙倍工資輸了怎么辦
2021-01-16家庭冷暴力離婚賠償
2021-02-07同居關系是否是家庭關系
2021-03-16知識產權相關的國際條約都有什么
2020-12-03安置房抵押貸款嗎
2021-02-20不動產證的房子可以買賣嗎
2020-12-19紅字發票信息表怎么填
2021-01-25律師費可以申報破產債權嗎
2021-01-24無故毆打他人如何處罰
2021-01-13生活困難不給父母錢是否要坐牢
2021-01-05人身安全保護令是由哪一個部門負責發出的
2020-11-22消費合同多久生效
2021-03-01哪些建筑屬違建
2020-12-10意外傷害保險報銷比例是什么
2021-03-23投保人的權利義務是怎樣的
2021-01-11外資保險公司籌建工作完成時間是多久
2021-03-08稅務代理的業務范圍是什么
2021-03-22公租房拆遷中,戶口在內的人都可以得到補償嗎
2021-03-23泰州市城市房屋拆遷補償評估技術細則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