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案情】
黎某是一名個體司機,有一輛大貨車。由于嗜賭成性,生活拮據。黎某為躲債主,保住賴以生存的貨車,只好遷往別處居住。2005年4月29日,黎某突發奇想:自己在廣東有一位名叫章某的老客戶,何不到她那兒弄點托運的貨物,再中途轉賣賺錢?反正章某并不知道自己已遷移新址,就是日后她得知真相也找不到自己。由于以前有過很好的合作,章某沒有多想,便將價值17萬余元的貨物交付于黎某,讓他送往江西。途中,黎某以10萬元的價格,將全部貨物賣出,然后攜款逃匿回家。一個月后,被抓捕歸案。
【分歧意見】
黎某的行為是犯罪還是違約?第一種意見認為黎某構成合同詐騙罪。第二種意見認為,黎某沒有按照運輸合同的約定,將貨物運到指定地點,是對合同義務的違反,屬違約行為。應根據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之規定處理,即“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法院最終判決黎某構成合同詐騙罪。
【法理評析】
合同詐騙罪是指一方當事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的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的財物,數額較大(以1萬元為起點)的行為。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具體列舉了五種方式,包括: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的名義簽訂合同的;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的;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的財產后逃逸的;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產的。
本案中,黎某具有主觀上的犯罪故意。合同詐騙罪在主觀方面一般表現為行為人意圖利用經濟合同達到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目的。往往是行為人先以真實身份騙取對方當事人的信任,在合同訂立后,行為人卻沒有履行合同的誠意和行為,坐等對方上當,從而達到詐騙目的。黎某從事發之初,就有非法的意圖,即“弄點托運的貨物,再中途轉賣賺錢”,對自己詐騙章某的行為,持直接故意的心理狀態。
黎某的行為屬收取他人給付的貨物后逃逸。黎某在運輸中不按約定把貨物送往江西,而是收取貨物后逃匿,實質上就是根本不想履行自身義務。至于其將貨物低價賣出,然后攜款逃走,只不過是對貨物的一種處分方式。即使黎某通過其他方式處理貨物,也不能排除或否定其在處理這些貨物之前已經存在的逃逸行為。其侵犯的客體是雙重的,既是章某的財產所有權,也妨害了國家的合同管理制度。
黎某的行為不同于民事違約。就民事角度而言,與此相類似的引起違約的方式叫做欺詐。民事欺詐是指行為人為了用于經營,夸大履行能力以誘使對方當事人陷入認識錯誤并與其訂立合同。合同詐騙罪與民事活動中的欺詐行為的區別主要在于:一是民事欺詐不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只希望通過實施欺詐行為獲取對方的一定經濟利益,借以創造履行能力。合同詐騙罪是以簽訂合同為名,達到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二是民事欺詐雖在客觀上表現為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但行為人在取得財物后,會積極、努力地創造條件來履行合同。在對方提出違約時,盡管為了減輕自己的責任,可能進行一定程度的辯解,但不會逃避承擔責任,通常也有承擔責任的表現,并有一定承擔責任的行為。而合同詐騙行為人根本就無履行合同或全部履行合同的誠意,客觀上也不做履行合同的努力,一旦拿到對方當事人財物,或攜款潛逃,或揮霍浪費。在糾紛發生后,行為人會想方設法逃避承擔責任,使對方無法挽回其遭受的損失。將黎某的行為與之對照,可以發現其明顯屬于犯罪之列。
綜上分析,黎某的行為構成合同詐騙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個人申請傷殘鑒定要什么手續
2021-02-25和現役軍人離婚法律上對軍人有傾斜嗎
2021-03-10互聯網金融消費者如何維權
2021-03-03合伙企業的相關法條和基本特征是什么
2020-12-17婚前財產處理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0-12-20申請強制執行如何銷案
2021-01-16農村違建房子罰款多少
2020-11-13被辭退會影響找工作嗎
2021-02-24私家車載客遇事故保險公司是否理賠
2021-03-04交通肇事賠償保險公司需要什么手續
2021-03-10財產保全在哪里辦
2021-02-02如何確定保險合同賠償范圍
2020-11-29固定資產購買保險的流程
2021-02-20保險合同中的格式條款有效嗎
2020-11-10交強險實施后車賠付要如何去計算
2021-02-05保險受益權的變更
2020-11-29射幸契約 AleatoryContract
2021-01-21工廠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1-01-19承包的土地可以領取糧補嗎
2021-01-05我國的土地流轉政策是怎么樣的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