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于車輛買賣未過戶發生交通事故情形下的責任
在舊機動車買賣中,常常有違規交易情況存在,即原機動車所有人(登記車主)將車輛交付給買受人(實際車主)后,并未按規定辦理過戶手續,導致登記車主和實際車主相分離現象。筆者認為,應當由實際車主承擔賠償責任。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曾經專門就機動車財產所有權轉移實踐問題復函公安部,強調機動車登記不涉及車輛所有權的具體歸屬問題,不能作為判別機動車所有權的依據。另最高人民法院在給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復函中明確指出:“連環購車未辦理過戶手續,因車輛已交付,原車主既不能支配該車的運營,也不能從該車的運營中獲得利益,故原車主不應對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損害承擔責任。但是,連環購車未辦理過戶手續的行為,違反有關行政管理法規的,應受其規定的調整”。
《合同法》133條規定:標的物所有權自標的物交付時起發生轉移,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根據物權法定原則,車輛登記只是對抗第三人的主張權利,原車主將車輛交付后,其已基本失去了對車輛支配權和收益權,對交通事故無法控制,且未辦理過戶手續的行為與致人損害后果無因果關系,因此,名義車主不應承擔賠償責任。
2、分期付款購車,在購車費用未付清前出賣方保留車輛所有權期間發生的交通事故的責任
有權保留是分期付款買賣中常用的交易方式,目的是為了擔保出賣方債權的實現。在所有權保留的情況下,出賣方將約定的車輛交給購買方占有、使用、收益,出賣方雖然還是車輛的所有人,且在買方違約的時候可以收回車輛,但是買方實際控制和運營,而且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和利益,因此,責任主體應當是購買方。最高人民法院在給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的批復中明確指出,“采取分期付款方式購車,出賣方在購買方付清全部車款前保留車輛所有權的,購買方以自己名義與他人訂立貨物運輸合同并使用該車運輸時,因交通事故造成他人財產損失的,出賣方不承擔民事責任”,也證實了這一結論。
3、關于保險公司作為賠償責任
買了第三者責任險的,保險公司作為訴訟第三人,買了第三者責任強制險的,保險公司直接將保險公司列為案件被告。《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五條的規定,肇事車輛參加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的,由保險公司在責任限額范圍內支付搶救費用。該法第七十六條規定: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從法律規定來看,《道路交通安全法》賦予賠償權利人對保險公司的直接請求權,但筆者認為買了第三者責任險的,賠償權利人不宜直接將保險公司列為案件被告,可列為訴訟第三人,理由有以下幾點:
(1)保險公司實行的機動車輛第三者責任保險與《道路交通安全法》所規定的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性質不同。前者為商業保險,可以由機動車所有人自愿選擇是否辦理,保險公司不能強制要求機動車所有人必須辦理;后者是法定保險,具有強制性,是機動車所有人必須依法辦理的責任保險。
(2)二者功能不同。前者的目的在于集合危險,分散損失;后者不僅包括前者的功能,主要還是為了填補受害人的損害,使其得到及時有效的賠償。
(3)二者請求賠償的權利主體不同。前者請求賠償的權利主體是被保險人,第三者不享有向保險公司要求賠償保險金的直接請求權;后者請求賠償的權利主體既可以是被保險人,也可以是作為受害人的第三者,第三者對保險公司具有直接的請求權。
因此,保險公司實行的機動車輛第三者責任保險不等同于《道法》所規定的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之所以稱為強制保險,就在于它的強制性和法定性。《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出臺后,可直接將保險公司列為案件被告。
4、租、借車輛發生交通事故責任
機動車所有人依據租賃合同或借用合同的約定將車輛租給承租人或借用人后發生交通事故,機動車所有人是否承擔連帶責任還是由承租人或借用人單獨承擔責任,我國法律并沒有作出明確的規定,筆者認為出租、出借關系在現實生活中比較復雜,需要根據不同情況具體分析。
(1)在車輛出租出借后,因車輛在承租人、借用人的實際控制下,機動車所有人對車輛無支配控制權,機動車所有人一般不承擔賠償責任。但是,如果承租人、借用人根本無力賠償受害方的損失,本著享受利益就要擔風險的原則,承租人、借用人應當承擔墊付責任,因為承租人、借用人畢竟是受益者。
(2)如果出租出借人在出租出借后存在過錯,如出租出借給沒有駕駛資格的人,或車輛沒有定期進行安全技術檢測,明知車輛有安全隱患不告知承租人、借用人,則出租出借人應與承租人、借用人承擔連帶責任。
(3)在附帶駕駛員出租、出借后發生交通事故,駕駛員系機動車所有人指派去為承租人、借用人提供服務,是職務行為,目的是為機動車所有人的利益,因此造成交通事故,應當有機動車所有人承擔責任,承租人、借用人不承擔責任。
5、擅自駕駛他人車輛發生交通事故責任
擅自駕駛是指未經車輛所有人同意駕駛他人機動車輛的行為。根據危險責任的思想,如果機動車所有人存在保管和管理過失,該機動車所有人應當與擅自駕駛人承擔連帶責任。如果機動車所有人不存在管理或保管過失,車輛所有人既不能支配車輛,又不享有運營利益,因此不應當承擔責任。
6、盜竊駕駛情形下的損害賠償責任
駕駛盜竊車輛的情形下,肇事人為民事賠償主體。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法釋[1999]13號《關于被盜車輛肇事后由誰承擔賠償責任問題的批復》中規定,肇事人應當依法承擔損害賠償責任,被盜機動車輛的所有人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因為,駕駛盜竊車輛意味著犯罪分子的犯罪行為已經中斷了車輛合法所有人或者持有人對車輛運行的支配,也切斷了車輛運行利益的合法歸屬,使得交通事故單純成為駕駛盜竊車輛者支配車輛運行的結果,因此,應由駕駛盜竊車輛者作為民事賠償主體。
好了,以上就是律霸小編今天為大家帶來的交通事故賠償責任的法律相關知識,希望各位已經對這個問題有了一個完整的認識,并且能讓您知道您所遇到的問題的下一步該怎么去做。如果您遭遇了這樣的問題,一定要用法律的武器為自己捍衛公平,如您需要法律咨詢,請進入律霸網,咨詢專業律師,相信定會有完美的答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監視居住可以用手機嗎
2021-01-20如何計算二次離婚的六個月時間
2021-03-10公證遺產之后可否不繼承轉賣
2021-02-03集資房是什么意思
2020-12-13部分免責算免責條款嗎
2021-02-08什么情形簽勞務合同
2021-02-12勞務承包合同糾紛該如何處理
2020-11-20意外保險的保費如何計算
2020-11-17什么是家庭財產保險
2020-11-13客戶突發心臟病 保險公司拒絕理賠
2020-12-28保險合同寫法定受益人可以嗎
2021-03-24保險違約如何去防范
2020-12-25事故后保險公司已理賠結案保險公司應否對后續損失擔責
2021-02-17司機肇事逃逸保險公司判賠
2021-02-24房地產土地轉讓協議怎么寫
2021-03-17拆遷安置房,公攤面積多少合適
2021-01-19拆遷安置房七八年沒交房,該如何維權
2020-11-29拆遷補償安置資金監管協議書是怎樣的
2020-12-06上海公房拆遷是按戶口人數算嗎
2020-11-08山西省城市房屋拆遷補助與補償標準暫行辦法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