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侵占罪
2013年11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布了《關于辦理搶奪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13〕25號),對搶奪罪的數額標準作出新規定。根據解釋第一條第二款的規定,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福建省人民檢察院共同研究確定了我省搶奪罪的新數額標準,經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批準,現下發執行。
一、搶奪公私財物價值二千元、五萬元、二十五萬元的,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自本通知下發之日起執行。
二、本通知下發之日前,已移送審查起訴或訴至人民法院但未審結的搶奪案件,數額已達到我省原定一千元但未達到二千元定罪標準的,應根據不同訴訟階段作如下處理:案件處于審查起訴階段的,人民檢察院應做不起訴處理。案件處于審判階段的,人民法院不能僅因犯罪數額未達到定罪標準而簡單宣告無罪,應結合具體案情從輕判處。
三、本通知下發之日前,一審法院依據我省原標準認定為數額巨大或數額特別巨大的,二審法院可以依法改判,同時應注意把握量刑幅度,避免量刑前后懸殊過大。
四、共同搶奪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于本通知下發之日后到案的,應適用新數額標準,但應注意與此前已判處的同案犯的量刑平衡。
構成侵占罪的前提
1、有通過正當、善意、合法的手段,持有他人財物的行為。這是構成本罪的重要前提,也是本罪區別于其他犯罪的重要特征。如果不是通過正當、善意、合法的手段持有該財物即持有該財物就具有非法性,則不可能構成本罪。
合法持有,其形式多種多樣,如接受他人的饋贈,通過合法交易等,但本罪的合法持有,根據刑法的規定,僅包括以下三種情況:
(1)代為保管,既包括受他人委托,代為收藏、管理其財物,如寄存、委托暫時照看,又包括未受委托因無因管理而代為保管他人的財物;既包括依照有關規定而由其托管的財物,如無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精神病人的財物依法應由其監護人代為保管,又包括依照某種契約如借貸、租賃、委托、寄托、運送、合伙、抵押等而持有代為保管,但因職務或工作上的關系代為保管本單位的財物的,不屬于本罪的代為保管。行為人如果將財物非法占有的不是構成本罪,而是構成貪污罪或職務侵占罪。
(2)拾撿他人的遺忘物。
(3)發掘得到他人的埋藏物,但這種發掘得到不能屬于非法。其一般應出于善意偶然得到,如果其本身非法,如盜掘他人埋在墳墓中的財物,或明知他人將某物埋下而故意盜掘得到,就不是構成本罪,這時構成犯罪的,應以盜竊罪論處。
2、必須是將他人的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拒不交還的行為。所謂占為己有,是指應當將他人交為自己保管的財物、遺忘物或者埋藏物當成自己的財物,以所有人自居,擅自加以處分、使用和收益。有的是將財物出售、贈與他人,有的是出租、消費、充抵債務、設定抵押加以使用,但不能包括故意毀壞這種處分。具有后者這種行為,應以故意毀壞財物罪治罪科刑。所謂拒不交還,是指依法、依約而當將他人的財物退回而侵占罪拒不退回,如財物所有人明確提出交還并舉有證據證明屬及所有,行為人仍視而不見,明確表示不予歸還;或者雖然表示歸還,但事后又擅自處分致使實際無法交還;或者采用諸如謊稱財物被盜、丟失等欺騙手段而拒不歸還;或者攜帶財物逃離他鄉而拒不歸還;或者已經非法處分而拒不追回或者賠償的等等,當然,行為人如果最終還是交出或者退還了財物,或者是在他人明確提出主張交還前處理了財物事后已作了或答應賠償的,甚至是在他人提出主張后還擅自處分財物但又作了賠償的,等等,就不應以本罪論處。
相關知識
《刑法》第二百七十條【侵占罪】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退還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將他人的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侵占罪和盜竊罪的區別
侵占罪與盜竊罪同屬侵犯財產罪,其主體都是一般主體。其區別主要表現在:盜竊罪是秘密竊取公私財物的行為,在盜竊時,財物并不在行為人控制之下:而侵占罪則是行為人實施侵占行為時,被侵占之物當時已在他的實際控制之下。
1、犯罪對象不同,貪污罪只限于公共財產,且不能是不動產,而侵占罪不僅可以是公共財物,還可以是私人財物,且包括不動產;
2、犯罪主體不同。侵占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只要是代為保管他人財物且對其加以侵占的人,均可成為本罪的主體。貪污罪的主體是特殊主體,即國家工作人員;
3、犯罪客觀方面表現不同。貪污罪表現為行為人必須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即利用自己職務范圍內的權力和地位所形成的經手管理公共財物的便利條件。而侵占罪中行為人是否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并不影響該罪的成立。
4、刑事訴訟不同。貪污罪是公訴案件。侵占罪是自訴案件。
綜上述,關于所有在沒有明顯違法的情況下控制的他人的財物都應理解為為他人保管的財物,包括代送、代取、借用、租賃、加工承攬、不當得利、無因管理而控制他人的財物,都屬為他人保管的財物。一切危害國家安全、社會穩定、經濟秩序的行為在符合我國相關法律規定的立案標準下都會構成犯罪。刑事犯罪不同于民事糾紛一旦確認為刑事犯罪相關行為人是要依法接受刑事處罰的。更多相關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贍養費強制執行申請書怎么寫
2021-01-19退休人員勞動關系的問題一般是怎么處理的
2020-11-24公司欠錢沒破產可以起訴股東嗎
2020-12-31起訴離婚必須符合什么條件
2021-03-14個人股權轉讓要求有什么
2021-01-17區塊鏈信息服務提供者未備案如何處理
2020-12-30嵌入式軟件能否申請著作權
2021-03-14對帳單可以當欠條嗎
2020-12-12簡易程序和一般交通事故認定書有什么區別
2021-02-05合并審理是否能超越級別管轄
2020-11-08祥云縣離婚撫養費標準
2020-12-03從合同是什么意思
2020-11-16合同債權的特點是什么
2021-02-24承包工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1-01-19二手房中介常見騙術,買二手房防止上當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01哪些情況可向勞動機構投訴
2020-12-25被公司開除依據勞動法怎么賠償的
2021-01-20人壽保險怎么買,在購買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04保險公估人指的是什么
2021-02-10學生意外保險理賠的條件有哪些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