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一個法治社會,任何侵權行為、損害自己利益的糾紛都可以通過法律途徑來解決,保障自身的利益不受損失。我國刑法主要來解決的是關于刑事案件的問題,一般來解決對社會有嚴重損害的案件,保護受害者的權益,那刑事訴訟法刑事立案的條件是什么?下面就詳細介紹。
一、刑事訴訟法立案條件是什么?
刑訴法第110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于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材料,應當按照管轄范圍,迅速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應當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不予立案,并且將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請復議。”據此,立案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這兩個條件是實質條件,并且公訴和自訴都應該遵守:
1、有犯罪事實
有犯罪事實,是指危害社會的行為確已發生,而且危害社會的行為已達到犯罪的程度,也就是犯罪事實確已發生,包括犯罪行為已經實施、正在實施和預備犯罪,并需要有一定的事實材料予以證明。
2、需要追究刑事責任
需要追究刑事責任,是指根據刑事法律規定,對實施犯罪的行為人有追究刑事責任的必要,并需要啟動偵查、起訴、或審判程序等(15條不需要追究情形)。
二、人民檢察院如何監督刑事立案?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于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材料,應當按照管轄范圍,迅速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應當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不予立案,并且將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請復議。
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對應當立案偵查的案件而不立案偵查的,或者被害人認為公安機關對應當立案偵查的案件而不立案偵查,向人民檢察院提出的,人民檢察院應當要求公安機關說明不立案的理由。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應當通知公安機關立案,公安機關接到通知后應當立案。
可以構成刑事犯罪。一般我們在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都是小事可以通過民事訴訟來解決,如果遇到嚴重的身體傷害問題、或者嚴重的財產損失就要進行刑事案件立案,追究犯罪分子刑事責任。
刑事案件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刑事案件立案之后多久能抓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使婚后工資為個人財產
2020-12-30環境污染罪屬于刑事嗎
2020-11-21股東直接訴訟的被告
2021-02-05非法集資罪的構成要件怎么規定
2020-11-22女子穿拖鞋駕車致死亡獲刑6年,被判刑后是否可免除民事賠償
2021-02-24AA制夫妻婚內財產協議注意事項
2020-12-20公民應怎樣立遺囑,遺囑怎么寫
2021-03-03機動車損害賠償責任是屬于什么責任
2021-01-01商業銀行授信中設置歧視性要求怎么辦
2021-01-23口頭變更勞動合同未達成一致怎么辦
2021-01-17勞動調解組織有哪些,勞動調解協議有強制力嗎
2020-12-08如何確定人壽保險的金額
2021-02-05意外保險理賠需要什么手續
2021-03-05財產險是怎樣收費的
2021-02-14保險合同怎樣才能成立
2021-01-14大奔嗆水受損是否屬于保險事故
2020-11-18同一外資保險公司可以同時兼營財產和人身業務嗎
2021-02-13發生交通事故怎么保險理賠
2021-02-28雇主責任險的賠償項目有哪些
2021-03-04保險法受益權是什么意思以及針對的對象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