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一個法治社會,任何侵權行為、損害自己利益的糾紛都可以通過法律途徑來解決,保障自身的利益不受損失。我國刑法主要來解決的是關于刑事案件的問題,一般來解決對社會有嚴重損害的案件,保護受害者的權益,那刑事訴訟法刑事立案的條件是什么?下面就詳細介紹。
一、刑事訴訟法立案條件是什么?
刑訴法第110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于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材料,應當按照管轄范圍,迅速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應當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不予立案,并且將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請復議。”據此,立案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這兩個條件是實質條件,并且公訴和自訴都應該遵守:
1、有犯罪事實
有犯罪事實,是指危害社會的行為確已發生,而且危害社會的行為已達到犯罪的程度,也就是犯罪事實確已發生,包括犯罪行為已經實施、正在實施和預備犯罪,并需要有一定的事實材料予以證明。
2、需要追究刑事責任
需要追究刑事責任,是指根據刑事法律規定,對實施犯罪的行為人有追究刑事責任的必要,并需要啟動偵查、起訴、或審判程序等(15條不需要追究情形)。
二、人民檢察院如何監督刑事立案?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于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材料,應當按照管轄范圍,迅速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應當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不予立案,并且將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請復議。
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對應當立案偵查的案件而不立案偵查的,或者被害人認為公安機關對應當立案偵查的案件而不立案偵查,向人民檢察院提出的,人民檢察院應當要求公安機關說明不立案的理由。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應當通知公安機關立案,公安機關接到通知后應當立案。
可以構成刑事犯罪。一般我們在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都是小事可以通過民事訴訟來解決,如果遇到嚴重的身體傷害問題、或者嚴重的財產損失就要進行刑事案件立案,追究犯罪分子刑事責任。
刑事案件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刑事案件立案之后多久能抓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以劃撥的國有土地使用權與他人合作建房是否有效
2020-11-16侵犯個人隱私算什么罪
2020-12-09發生交通事故首先怎么辦
2021-02-03主板上市條件是什么法律規定
2020-11-25錄音去哪里司法鑒定
2021-01-04離婚精神損失賠償是怎樣的
2021-01-31交通事故訴訟時效起算時間
2021-01-11再婚放棄撫養權有法律效力嗎
2020-11-25簽了合同又作口頭承諾有效嗎
2021-01-31雙重除斥期間以哪個為準
2020-12-19多人建筑合同糾紛如何起訴
2020-12-08房產繼承糾紛的解決方法有什么
2021-02-12公司正常清算人員如何處理
2021-02-21精神病人縱火保險公司需要賠付嗎
2021-03-04人身保險的投保人享有什么權利的
2020-12-11保險理賠金額如何證明
2021-02-03家庭保險公司不足額理賠怎么處理
2021-03-19裝飾工程承包合同書
2021-03-26土地承包合同糾紛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解析
2021-03-12土地轉讓的規定是什么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