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認定積極退贓
(一)發現暗中送的或者家屬代為收受財物而退還
在現實生活中,有的行為人為謀取某種利益,在對方不接受財物的情況下,采取暗中送物或將財物故意放在對方的辦公室或家中即離去等方式,讓對方接受財物,對方一旦發現財物及時退還。還有的因為對方拒受財物或怕對方不收財物,就以種種借口讓其家屬代收,對方發現后。即將財物退還。對上述情況,由于行為人缺乏受賄的故意,顯然不能以犯罪論處,更談不上“積極退贓”減輕處罰問題。
(二)因悔罪或未把允諾的事辦成而退還
有的行為人索取或非法收受他人財物后,因某種原因而認識到自己行為的錯誤,決定把財物退還給對方;有的人因未給對立辦成允諾的事,而自動把收受的財物退還給對方。如何認定上述兩種行為的性質,在司法實踐中意見不一。一種意見認為,主張退還索取或非法收受的他人財物,致使受賄行為不復存在,談不上定罪處罰的問題。
另一種意見認為,行為人雖然將索取或非法收受的財物退還了,但不能抹殺已構成受賄罪的事實,只是在處理上可以從寬而已。現在同意第二種觀點較為多數。其一,這種退還,不能否定犯罪事實的客觀存在及其對社會的危害。即這種退還仍然是構成犯罪前提下的退還。其二,這種退還,只能說是一種悔罪表現。行為人從非法占有他人財物變為不愿占有他人財物,表明其主觀惡性的減弱,并且減少了對方的經濟損失。其三,這種退還,除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者外,對于受賄罪的構成沒有影響,只對量刑具有一定意義。鑒于受賄人最終將索取或非法收受的財物主動退還,這屬于“積極退贓”行為,由于其主觀惡性的嚴重程度和情節惡劣程度以及社會危害性相應減輕,因而在處理時,一般應予從寬。
(三)因對方索要而退還
這種情況大體有三種表現:一是對方對索賄不滿,要求退還。二是對方謀取利益的目的未達到,要求將賄賂款退還。三是對方因受到追查而要求退還。
二、積極退贓的如何處罰
據刑法第386規定,對犯受賄罪的,根據受賄所得數額及情節,依照第382條的規定處罰,而第382條第1款第3項規定,個人貪污數額在五千元以上不滿一萬元,犯罪后有悔改表現,積極退贓的,可以減輕處罰或免除處罰。因此,積退贓的應從寬處理。
之所以認為積極退贓應從寬處理,是因為:首先,上述幾種退還,除情節顯著輕微者外,都是在犯罪既遂前提下的退還。其次,從主觀上看,上述幾種退還,均不是行為人的自動退還,而是在對方要求下被迫而退之。因而較之前述的因悔罪或未把允諾的事辦成而退還的主觀惡性要大。因而亦-應以受賄罪論處。但是,其退還財物的行為,不能認定為有悔改表現,積極退贓。當然,由于這類案件行為人最終畢竟未得到財物,相對來說,社會危害性要小一些,因此,在處理上可酌情從寬。
三、盜竊主要特征
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的所有權。
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實施了秘密竊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或者多次盜竊的行為。
本罪犯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即年滿16周歲并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構成本罪。不滿16周歲的人實施了盜竊行為不構成犯罪。
本罪在主觀方面只能由故意構成,并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四、盜竊的犯罪界限
盜竊罪與一般盜竊行為的罪限。其區分有數額和次數兩個可供選擇的標準,只要具備了數額較大或多次盜竊其中之一的,就構成盜竊罪,否則,只是一般違法行為。
把盜竊自己家里或近親屬財物的行為與社會上的盜竊罪區別開來。這里所指的“盜竊自己家里”的財物,主要指偷竊共同生活的近親屬的財物,也包括偷竊共同生活的其他非近親屬的財物。共同生活的近親屬的財物和非近親屬的財物不等于本人的財物,但又與非共同生活的其他人的財物有所區別。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資料。綜上所述,盜竊案件的處罰結果往往根據事故后果進行分析,有時也需要承擔十分嚴重的法律責任。因此,公民應當約束自己的行為不要做出盜竊的事件,遭遇盜竊的受害人也應該及時報案,以盡可能地追回損失。還要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村干部強行征地合法嗎
2021-01-06稅收違法行為的行政處罰
2021-01-09稅收違法行為三種行政處罰
2020-12-03婚前財產公證程序
2021-02-16如何反家暴
2021-02-09駁回起訴該怎么辦
2021-03-21派遣到其他公司員工不同意怎么辦
2020-11-15單位應當如何與員工約定試用期?
2021-03-01公司被收購能辭退孕婦嗎
2021-02-15因天氣原因航班延誤或取消的賠償標準2020
2021-03-25什么是投保單
2021-02-13保險公司為什么拒絕賠償
2021-02-06外資保險公司籌建工作完成時間是多久
2021-03-08商業保險已賠償侵權人還需要賠償嗎
2020-12-06交通事故保險拒賠范圍有哪些
2021-02-16什么是車輛劃痕險
2021-02-18商業車險二次費改的最新規定內容
2021-03-01保險代理人的職責是什么
2021-03-04旅行社投保旅行社責任保險規定具體是什么
2020-12-31被謀殺未指定受益人 百萬理賠金何去何從(2)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