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小編認識的一位家長跑過來問我,我的小孩(已成年)在商場盜竊了一條項鏈,可是因為害怕就扔進了垃圾桶,為什么還是被抓起來了。今天小編就跟大家整理一些法律規定,來解決盜竊后扔掉竊得的財物到底構不構成犯罪,應該怎么去做才能消除影響,得到量刑的從輕減輕甚至是免除處罰。
盜竊項鏈后扔掉算不算犯罪
(一)本罪與非罪的界限
對某些具有小偷小摸行為的、因受災生活困難偶爾偷竊財物的、或者被脅迫參加盜竊活動沒有分贓或分贓甚微的,可不作盜竊罪處理,必要時,可由主管機關予以適當處罰。把偷竊自己家電或近親屬財物的行為與社會上的盜竊犯罪行為加以區別。《解釋》規定,對此類案件,一般可不按犯罪處理;對確有追究刑事責任必要的,在處理時也應同社會上作案的有所區別。
根據《解釋》的規定,盜竊公私財物雖已達到“數額較大”的起點,但情節輕微,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不作為犯罪處,。"
? ?l、已滿十六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作案的;
? ?2、全部退贓、退賠的;
? ?3、主動投案的;
? ?4、被脅迫參加盜竊活動,沒有分贓或者獲贓較少的;
? ?5、其他情節輕微、危害不大的。
(二)盜竊既遂與未遂
關于盜竊罪的既遂標準,理論上有接觸說、轉移說、隱匿說、失控說、控制說、失控加控制說。我們主張失控加控制說,即盜竊行為已經使被害人喪失了對財物的控制時,或者行為人已經控制了所盜財物時,都是既遂。被害人的失控與行為人的控制通常是統一的,被害人的失控意味著行為人的控制。但二者也存在不統一的情況,即被害人失去了控制,但行為人并沒有控制財物,對此也應認定為盜竊既遂,因為本法以保護合法權益為目的,既遂與未遂的區分到底是社會危害性的區別。就盜竊罪而言,其危害程度的大小不在于行為人是否控制了財物,而在于被害人是否喪失了對財物的控制。因此,即使行為人沒有控制財物,但只要被害人失去了對財物的控制的,也成立盜竊既遂,沒有理由以未遂論處。例如,行為人以不法占有為目的,從火車上將他人財物扔到偏僻的軌道旁,打算下車后再撿回該財物。又如,行為人讓不法占有為目的,將他人放在浴室內的金戒指藏在隱蔽處,打算日后取走。在這種情況下,即使行為人后來由于某種原因沒有控制該財物,但因為被害人喪失了對財物的控制,也應認定為盜竊既遂,而不能認定為未遂。所應注意的是,在認定盜竊罪的既遂與未遂時,必須根據財物的性質、形態、體積大小、被害人對財物的占有狀態、行為人的竊取樣態等進行判斷。如在商店行竊,就體積很小的財物而言,行為人將該財物夾在腋下、放人口袋、藏入懷中時就是既遂;但就體積很大的財物而言,只有將該財物搬出商店才能認定為既遂。再如盜竊工廠內的財物,如果工廠是任何人可以出入的,則將財物搬出原來的倉庫、車間時就是既遂;如果工廠的出入相當嚴格,出大門必須經過檢查,則只有將財物搬出大門外才是既遂。又如間接正犯的盜竊,如果被利用者控制了財物,即使利用者還沒有控制財物,也應認定為既遂。在我們看來,一概以行為人實際控制財物為既遂標準的觀點,過于重視了行為人的主觀惡性,但輕視了對合法權益的保護;過于強調了盜竊行為的形式,但輕視了盜竊行為的本質。
綜上所述,盜竊項鏈后有扔掉的雖然不構成其他犯罪(故意毀壞財物),但是并不代表消除了影響,對于商場來說失去了對項鏈的控制,就已經構成盜竊罪的既遂。不過存在自首情節且能夠原物歸還的話,法院會根據法律的規定進行量刑上的從輕減輕處罰,希望小編的整理可以幫助大家解決疑惑,更多詳情歡迎到律霸網進行詳細了解。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拆遷補償政策有哪些
2020-12-30案件駁回起訴要開庭審理嗎
2020-12-27交通占主要責任能否視為工傷
2021-01-08車禍出院要開哪些證明,賠償責任怎么劃分
2021-01-25法院離婚調解步驟是什么
2020-12-17股權質押合同什么時候生效
2020-11-18意向合同需要本人簽字嗎
2021-01-14越權代理與無權代理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17離婚財產保全手續有哪些
2021-03-01一般用人單位是怎么舉證
2020-11-26實習期滿工傷 未簽合同的賠償
2020-12-09如何判定壽險保單是否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夫妻共有的保險該如何分
2021-01-08投保時一定要注意保險的法律責任問題
2020-12-17學生意外保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0-11-17人身傷害保險理賠流程
2020-12-12車禍理賠需要哪些資料
2020-12-23保險條款當中又被分為哪幾大類
2020-12-22交通事故致人死亡 保險公司被判賠償
2021-01-12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續期)合同怎么寫
2020-11-09土地轉讓的辦理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