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投訴并要求公安機關立案偵查的條件有哪些?
(1)事實條件,即有犯罪事實或犯罪嫌疑人
有犯罪事實,是指有被客觀、真實的證據所證明的危害社會的犯罪行為的存在,包括犯罪的預備、實施、未遂、中止和既遂,但是,這不意味著證實犯罪的證據需要確實充分,但也不應是辦案人員憑估計、猜測得出的結論。這里所指“有犯罪事實”,主要是指犯罪事件已經發生,即有犯罪的客體和客觀要件;而對犯罪主體和犯罪主觀方面的查明則不是立案的必要條件,而是立案后需要進一步查清的問題。因此,此時的證據并不要求達到充分的程度,也不要求一定要查獲犯罪人,更不要求查明全部案件的事實和情節。
(2)法律條件,即需要追究刑事責任
立案追究的行為,必須是具有社會危害性和刑罰應罰性的行為,只有當這種犯罪事實確需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時,才予以立案。
二、公安局立案程序:
1、接受
對立案材料的接受,是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對于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人員或材料的接待和收留的活動。
2、審查
對立案材料的審查,是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對已經接受的材料進行核對、調查的活動。其任務是正確認定有無犯罪事實的發生,應否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為正確作出立案或者不立案的決定打下基礎。
3、處理
公安司法機關對立案材料進行審查和必要的調查后,應分別不同情況予以處理。
總而言之:
第一,必須先有人報案(當事人,或者旁人)
第二,只有刑事案件予以立案偵查,民事糾紛,治安案件一般都只是留個案底。
第三,不予收費,公安機關處理事情是不收費的。
第四,當案件偵查,審理完畢,或者案件不需要繼續偵查審理等其他情況,公安機關將予以撤銷立案。
三、《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是:
第一百一十三條 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
被告提出答辯狀的,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
第一百一十四條 人民法院對決定受理的案件,應當在受理案件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中向當事人告知有關的訴訟權利義務,或者口頭告知。
第一百一十五條 合議庭組成人員確定后,應當在三日內告知當事人。
第一百一十六條 審判人員必須認真審核訴訟材料,調查收集必要的證據。
綜合上面所說的,公民如果發現他人有違法的行為是可以要求立案進行偵查的,但也是必須要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而且執法人員也是必須要按照流程來進行立案才算是合法的,所以,公安機關在收到投訴的時候一定要結合案件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審查。
立案后可以撤銷嗎?哪些情況下立案之后還能撤銷案件?
立案后證據不足怎么處理
立案登記制下,不予立案的情形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辨認筆錄屬于什么證據
2021-02-06電話騷擾構成民事糾紛嗎
2020-12-30未經股東會決議能否變更法人
2020-12-13工商查獲假冒如何處罰
2021-02-23什么是家庭冷暴力,遭到冷暴力該如何處理
2020-12-31訴訟離婚需要找律師嗎
2021-01-30離婚起訴流程是怎樣的
2021-01-17夫妻一方把房屋贈給他人有效嗎
2021-03-07可撤銷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2店主不履行合同該怎么辦
2020-11-21在兒童樂園玩耍腳骨頭摔斷了,兒童樂園要負責任嗎
2021-02-01學生在體育課上受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03集資房和自建房有什么區別
2020-12-27八級傷殘是什么待遇
2020-12-07單位辭退多久給解除勞動合同
2021-02-04在職期間是否有保密費和競業限制費
2021-01-13單位強制換崗怎么辦
2020-11-26投保了交強險,商業第三者責任險還有沒有投保必要?如要購買選擇
2020-12-26購買交通意外險要注意什么
2020-11-27交通意外險何時不用理賠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