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侵占公共區域城管管不管?
管。
區業主占用公共區域物業有權力強行拆除么,有什么法律依據
小區業主占用公共區域的,屬于違法建設行為,應當由縣級人民政府作出決定,并由城建或者城市管理局等機關實施強制拆除。小區物業服務公司無權強制拆除。
《行政強制法》第四十四條 對違法的建筑物、構筑物、設施等需要強制拆除的,應當由行政機關予以公告,限期當事人自行拆除。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又不拆除的,行政機關可以依法強制拆除。
《城鄉規劃法》第六十八條?城鄉規劃主管部門作出責令停止建設或者限期拆除的決定后,當事人不停止建設或者逾期不拆除的,建設工程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責成有關部門采取查封施工現場、強制拆除等措施。
鄰居的違章建筑我能拆嗎
一、法律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一條、第八十三條之規定,違章建筑由縣級以上土管部門作出處罰,限期拆除拒不拆除的,由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因此公民個人或其他機關、單位擅自拆除違章建筑屬違法行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違章建筑的基本材料及其他設施、設備是違章建筑人合法取得,該部分財產被侵害,所有人享有賠償請求權。侵害方拆除的建筑雖然屬于違章建筑,但其私力攻擊行為屬于違法行為,因而構成了侵權,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另外,根據物權理論,只要是物,不存在物權處于空白點的狀態(無主財產例外)。在違章建筑被相關部門行使公權力予以拆除或自行拆除前,違章建筑人有權對違章建筑進行著實際的支配。因此,違章建筑占有人可以行使占有保護請求權,當然也可以行使因占有物被侵害而發生的賠償損失請求權。
二、權益分析
當然,法律不保護非法權益并不是說非法權益人得不到后果,而是得不到預期的后果,如對被損害物恢復原狀等。違章建筑雖是一種非法權益,但也屬法律所調整范圍之內。在違章建筑中,作拆除處罰的,拆除后的殘值自然歸違章建筑人合法擁有,國家并不予以沒收。因此,在非法權益的前提下,可以承認違章建筑自身可以被賦予某種相對合理的權益,這種權益完全可以得到法律上的某種救濟。違反《土地管理法》《城鄉規劃法》等公法上的規定,沒有獲得相關部門審批手續而建。因此不能取得違章建筑所有權。但我國《物權法》第二百四十五條規定:“占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被侵占的,占有人有權請求返還原物;對妨害占有的行為,占有人有權請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險;因侵占或者妨害造成損害的,占有人有權請求損害賠償。”因此,由于有占有事實,享有占有權人的請求權。
三、行為分析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七條規定:侵占國家的、集體的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的,應當返還財產,不能返還財產的,應當折價賠償。損壞國家的、集體的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的,應當恢復原狀或者折價賠償。受害人因此遭受其他重大損失的,侵害人并應當賠償損失。認定違章建筑是行政部門的職責,而強行拆除違章建筑,更是執法部門的職權,且要通過一定的法定程序,其他任何單位或個人無權擅自拆除。因此,作為個人的我們無權拆除違章建筑,并應承擔相應民事責任。且如果故意侵害違章建筑人不具有可以免責的抗辯事由。抗辯事由是指被告針對原告的訴訟請求而提出的證明原告的訴訟請求不成立或不完全成立的事實。一個有效的抗辯事由可能導致責任的免除。我們的侵害行為也是一種違法行為。
發現鄰居有侵占公共區域的情況,可以先跟對方協商,然后找物業公司,不能解決之后再去找城管。鄰居侵占公共區域找城管對方也不進行處理時,需要的時候可以來律霸網找律師咨詢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