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區分盜竊罪與民事盜竊
民事盜竊的緣起必須是基于民事或經濟、行政糾紛,例如當事人之間存在債權、投資、合伙、入股、委托、酬金等民事糾紛,一方當事人為索要認為應得的本金、利息,或利潤或應得其他財產而采用了盜竊手段,以逼迫另一方當事人履行義務,承擔責任;或者直接將所盜之財物處置或占為己有,以充抵其認為另一方當事人不交付的應屬自己的財產或金額。這些當事人的盜竊行為雖不具有形式上的合法性,但不具備惡意占有他人財產歸自己所有的主觀目的,而是通過盜竊這種特殊方式來迫使對方履行義務或承擔責任,以恢復自己的財產或彌補自己的損失。換言之,當事人實施的盜竊是基于自己認為這些財產或者相當于盜竊財產的金額應當屬于自己。
這類因民事矛盾引起,行為沒有刑法上的盜竊故意,無疑應當納入民事盜竊范圍,不能作為犯罪處理。
盜竊罪主要是被害人的財產利益遭受非法侵害。如果犯罪嫌疑人所有竊取的數額與雙方經濟糾紛的數額基本一致,則屬于作為債權人的犯罪嫌疑人以非法手段索取自己的合法財產利益,不能認定為盜竊罪;如果行為人所盜財物價值比所存債權數額略大一些,但其目的只是為了抵折債權,則不宜作犯罪處理;如果所盜財物價值高于所存債權數額并且相差很大的,則應當追究刑事責任。
如果行為人事前就由蓄意通過秘密竊取被害人財物手段致使被害人償還債權數額后,再惡意占有被害人財產不返還,那么,行為人盜取被害人財產就意圖非法占有,這就符合盜竊罪的主觀方面,應作為犯罪處理。相反,如果行為人繼續占有所盜財物的故意是被害人承擔民事責任以后才產生,則不能轉化為刑事盜竊,而構成一種新的民事侵權,由當事人通過民事訴訟途徑尋求解決。
盜竊罪與盜竊行為怎么區分
1、一般來說,民事盜竊事后能否轉化為刑事盜竊關鍵要看行為人的這種故意是事前的,還是事后的。
如果行為人事前就由蓄意通過秘密竊取被害人財物手段致使被害人償還債權數額后,再惡意占有被害人財產不返還,那么,行為人盜取被害人財產就意圖非法占有,這就符合盜竊罪的主觀方面,應作為犯罪處理。相反,如果行為人繼續占有所盜財物的故意是被害人承擔民事責任以后才產生,則不能轉化為刑事盜竊,而構成一種新的民事侵權,由當事人通過民事訴訟途徑尋求解決。
2、在量刑上應和普通盜竊相區別。
普通盜竊案件,影響量刑的法定情節往往是數額、對象、后果、是否累犯及其他情節。另外,作為酌定情節的犯罪動機也會直接影響量刑。一般來說,善良的或者基于可以同情的動機實施的盜竊應當從輕處罰。作為民事糾紛或矛盾引起的民事盜竊,由于很多情況下,被害人自身確實侵犯了行為人的某些權益,即被害人自身存在一定過錯,或者有混合過錯。行為人出于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動機,才選擇了秘密竊取這一特殊手段來進行維權。因此,這種動機表明,行為人的主觀惡性較小,應當區別于意圖惡意秘密占有他人財物的普通盜竊。再者,這種盜竊的社會危害性,主要來源于選擇維權的方式不當,因此,從后果上講也應當從輕處罰。但是,對于事前有故意,秘密盜取被害人財產,逼迫被害人承擔責任后,繼續占有財物的盜竊行為,則不具有善良的動機,應和普通的盜竊同等對待,不能以民事糾紛為由從輕處罰。
綜合以上介紹,民事偷盜與偷盜罪有很大的區別,在法律上有相應的界定標準。相信大家看了上面介紹后,對于盜竊罪與民事盜竊的法律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還有關于這方面的法律問題,請咨詢律霸網律師,他們會為你進行專業的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涉外離婚訴訟管轄權怎么確定
2020-11-20遺產糾紛案件律師費如何確定
2020-12-14商標續展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11刑期執行過半就能申請假釋嗎
2021-01-30買房子沒有土地證有什么后果
2020-11-18肇事叫人頂包算逃逸嗎
2020-11-17開發商與業主簽的購房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0勞動關系轉移是什么意思
2020-12-07軍人撫恤金能否被凍結執行
2020-12-29物保無效人保對債務如何承擔
2020-12-02違約責任是財產責任嗎
2020-12-15交通肇事沒有賠償能力怎么辦
2020-11-21中介假冒房東違法嗎
2021-02-22房地產投資技巧
2020-11-19再審適用勞動糾紛嗎
2021-01-13航班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0-12-12中國保監會有權處罰外資保險公司嗎
2020-11-11同等責任定損需要雙方保險都在嗎
2021-03-09交通死亡事故走保險流程
2021-02-26司機酒駕出事故保險公司是否理賠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