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為人以暗示脅迫意圖當場取財,而被害人因精神恐懼而當場交付財物。
筆-者以為,應以搶劫罪論處,理由如下:脅迫劫財是行為人通過脅迫手段,使被害人產生精神恐懼而不敢反抗,當場交付財物的行為。刑法條文并沒有排除暗示脅迫手段的存在。行為人主觀上存在的搶劫故意,客觀上實施暗示的脅迫手段,而且從被害人交付財物的這一情節來看,這一種暗示的脅迫手段對被害人產生的精神強制已達到使其不敢反抗而當場交付財物的程度。因此,完全符合脅迫劫財的本質特征。明示跟暗示,只不過是脅迫內容的方式不同,“暗示”只是相對于“明示”來講。行為人以劫財為目的,而且達到了這一目的,那么,這一種“暗示”無論如何,都是足以傳達暴力威脅內容的。因此,暗示跟明示,實際上并無本質區別。從實際情形看,存在大量的以暗示脅迫劫財的方式。筆-者在辦案中碰到過這樣的案例:以曾某為首的五人團伙,經常對外地打工者敲詐勒索,暴力搶劫。某日,曾某等人看到外籍小工李某,曾某提出“搶點錢用用”。團伙五人遂一言不發上前圍住李某。李某知道曾某等人向來敲詐,搶劫,無惡不作,也知道曾某等人此次的用意,因懼怕招其毆打,只好拿出五十元錢交于曾某,遂得以解圍。此案某縣檢察院認為不構成犯罪,不批準逮捕。筆-者認為不妥。如果類似這樣的暗示脅迫劫財都得不到處理,公民的財產權和人身權就得不到有效保障。而且有些狡猾的犯罪分子還會鉆法律的空子,千方百計變明示的脅迫為暗示的脅迫,借以逃脫打擊。
2、值得一提的是新《刑法》在第二百六十七條第二款作出新規定:攜帶兇器搶奪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在制訂本條時,就有人提出異議,認為在實施搶奪罪中,僅僅由于行為人攜帶兇器,即便沒有使用甚至沒有出示,就轉而以搶劫罪定罪處罰,混淆了搶劫罪與搶奪罪的實質界限。但立法者考慮到,攜帶兇器搶奪,較之一般的搶奪罪,具有更為嚴重的社會危害性。而且,這類犯罪案件為數不少,有時的確難以區分行為人攜帶的兇器是否對被害人構成了脅迫。這里,立法者就考慮到行為人攜帶的兇器雖然在某些時候沒有使用或者出示,但有可能對被害人造成暗示性的脅迫。而且司法實踐中,行為人可能借助這一種暗示性來否認其搶劫故意,而司法人員又極難認定。因此,為了從重打擊這樣一類犯罪,新《刑法》增設了此規定。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立法者承認暗示性脅迫搶劫存在的立法意圖。攜帶兇器搶奪要以搶劫罪論處,也必須是這種行為具備了搶奪罪所不具備的人身強制特征。那種認為只要行為人的搶奪財物時帶有兇器就構成了搶劫罪的觀點,實難脫客歸罪之嫌。特別是行為人臨時起意搶奪的情形,這是認定犯罪主、客觀相統一原則所規定的。
3、行為人以暗示脅迫當場取財,而被脅迫人并交付財物。
這一種情況,要么是行為人暗示手段不足以傳達脅迫內容,要么就是雖然暗示手段足以傳達脅迫內容,但因為對被害人產生的精神控制不足以達到令其不敢不交出財物的程度。這兩種情況,雖然都符合搶劫罪的本質特征,但因為對被害人的人身權與財產權所造成的危害都較輕微,以不定搶劫罪為妥。當然,如果行為人的暗示脅迫手段較為嚴重,盡管被害人并未交付財物,也應以搶劫罪論處。
綜合以上介紹,暗示的脅迫取財是否構成搶劫罪要根據實際情況確定。相信大家看了上面介紹后,對于脅迫取財是否構成搶劫的法律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還有關于這方面的法律問題,請咨詢律霸網律師,他們會為你進行專業的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張達鴻律師,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律師、中華律師協會會員、廣州律師協會會員,現任廣東安國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從事法律工作近十年,具有豐富的訴訟和非訴的經驗。擅長處理勞動爭議、交通事故、合同糾紛、房產糾紛、婚姻家庭、公司股權并購及各類刑事案件。自執業以來,承辦過包括刑事、民事、經濟合同、勞動爭議在內的各類典型案件,同時兼任多家企業常年法律顧問。經辦的刑事案件中,有多人被取保候審或被宣告緩刑;在經濟合同事務以及債權債務方面,從事法律成功的為當事人追回多催不還的欠款以及貨款;在勞動工傷方面,為勞動者追回拖欠的工資、加班費、經濟補償金、賠償金,工傷事故方面,抓住關鍵點,成功為當事人申請認定為工傷,實現勞動者的權益最大化。
15萬的款付律師費多少
2021-03-05停車場刮蹭逃逸后果
2020-12-30監外執行有哪些適用條件,監外執行如何實施
2020-12-13離婚后探視權的時間規定
2021-01-19交通事故私了后可不可以繼續要求賠償
2021-02-07委托代理的法律后果怎么規定
2020-11-10雇傭關系適用侵權法嗎
2021-01-22已登記的地役權申請轉移登記提交的材料
2021-03-17簽訂勞動合同試用期過了沒漲工資怎么辦
2020-12-10提前退休工種有哪幾種
2020-12-22交通工具意外保險條款有哪些
2020-11-25老年人投保如何理賠,壽險公司拒賠的情形有幾種
2021-03-16保險中怎樣計算免賠額
2021-01-16該保險合同是即時生效還是附期限生效
2021-02-16責任書出來后保險多久理賠
2021-02-082015年土地承包新政策
2021-01-29最新土地轉讓協議書范本格式是什么
2020-12-31房地產企業為別的企業拆遷是否繳納契稅
2020-11-27同居期間拆遷安置房產,兩人分手時該如何分割
2020-12-10什么算是拆遷范圍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