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占有的后果是什么
1、非法占有以非法占有罪為依據判刑,刑法中是沒有“非法占有罪”這個概念的,我們老百姓平時說的“非法占有罪”,實際上就是侵占罪。《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條之規定,將自己代為收管的他人財物或將他人的遺忘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出或退還的構成侵占罪。
2、本罪的主要法律特征有以下幾點:
(一)主體是一般主體,即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
(二)主觀上系故意。行為人明知其行為會侵犯他人財物所有權,仍故意實施,并且行為人具有占有他人財物的目的;
(三)客觀上表現為將自己代管的他人財物、他人遺忘物、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的行為。
(四)客體是他人的財產所有權。
3、犯本罪,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罰金;數額巨大或情節嚴重的,處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犯本罪的,告訴才處理。
非法占有的解析
1、非法占有目的的概念從字面上理解,非法占有是指無合法根據取得、控制他人財物。而“目的”乃是動機所趨向的結果。
2、從民法意義上說,所謂的“非法占有”,也就是指非依法律依據對他人的財物實施控制和管領的狀態。
3、非法占有是指沒有法律根據的占用如侵占、哄搶、私分、截留、回扣、貪污、受賄、騙取而占有公私財產等.以上四點必須同時具備才可以認定。
4、非法占有是指沒有法律依據又未取得所有人許可而由非所有人占有所有人的財產,即非法地行使占有權能,包括善意的非法占有和惡意的非法占有。
5、非法占有是指沒有法律根據地占有他人的財物,“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可以理解為:以非法取得對他人財物的實際控制為目的。
6、非法占有是指行為人獲得對他人財物的實際控制,而不能是其他含義。
非法占有的法律定性
1、刑法中的非法占有。
刑法意義上的非法占有是通過實施犯罪的手段將物(財產)占有。也就是說刑法中的非法占有是通過刑法所禁止的手段將他人所有的財物進行實際掌握和控制,使物主對物失去控制。這種非法占有決不僅僅是占為行為人自己所有,也包括行為人非法處理自己控制和占有的物,如銷贓等。刑法中的非法占有是這類犯罪主觀故意的集中表現,而搶劫、盜竊、詐騙、貪污等則是實現非法占有故意的外在表現形式。此類犯罪的既遂大多是非法占有目的實現,非法占有的狀態形成。刑法中的非法占有所侵犯的是刑法所保護的所有權和實際占有的狀態,使物主喪失對財物的占有權、使用權、收益權、處分權。
2、非法占有故意產生時間的先后是否影響定罪。
首先需要搞清的問題是非法占有的故意產生在非法占有的行為之前還是之后。有的犯罪是在占有財物前產生,如盜竊、搶劫等,都是先產生非法占有的目的,而后去實施非法占有的行為;有的犯罪則是在依法取得財產的事實占有后產生非法占有的故意,再實施侵犯他人所有權的行為,如侵占罪,是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退還。雖然這種情形下是先有犯罪行為后有犯罪故意,但這種非法占有的故意也是產生在逃匿之前而不是之后,并不影響犯罪的構成。因此,非法占有故意產生先后不影響定罪,先有犯罪行為后有犯罪故意或者先有犯罪故意后有犯罪行為均不影響對其定罪。
3、犯罪后非法占有故意的轉變是否影響定罪。
有的行為人在實施貪污行為后,將公共財物非法占有,已經完全改變了公共財產的所有權,所有權人已完全失去了對這部分公共財產的控制和掌握,喪失了占有、使用、收益、處分的權利,屬于貪污犯罪既遂。至于這部分被犯罪行為人掌握和控制的公共財物即贓款贓物是用于行為人自己消費、揮霍,還是用于為公支出消費,原所有權人實際已無權問津。犯罪行為人實施犯罪終了后怕被查處而坐牢丟官,將贓款贓物用于為公支出消費或捐贈公益事業是犯罪既遂后的自主行為,至于其將犯罪所得給誰并不影響犯罪之構成,也改變不了其犯罪的性質,只能在量刑時予以考慮。將用于為公支出消費的扣除,實際是放縱了犯罪。總之,非法占有的故意在犯罪實施終了后的轉變不能改變犯罪既遂后的性質。
4、非法占有他人占有的屬于自己的財物是否構成犯罪。
行為人由于與對方產生了民事糾紛,以盜竊搶劫等方式去非法占有對方財產的話,很顯然要按所觸犯的罪名定罪。《刑法》第九十二條規定了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的范圍,依法取得的財產才是合法的財產。公民通過合法方式取得的財產是受法律保護的,不得以非法方式去改變。當事人應依法向法院起訴或通過其他合法形式去追索債務,而不應該用非法形式去取得,這種行為擾亂了正常的社會生活秩序,對這種行為不依法追究,必然導致社會秩序大亂,盜竊、搶奪等犯罪橫行,司法機關就喪失了其解決糾紛的作用,影響社會穩定。當然,對此類行為在量刑時可以從輕處理。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非法占有的后果是怎樣的”問題進行的解答,非法占有的后果可能是承擔民事賠償或者刑事責任,非法占有行為構成侵占罪的,就要承擔刑事責任。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家庭暴力離婚程序
2021-03-05補償安置協議可以行政訴訟嗎
2020-12-17什么是商標復審,商標復審有哪些類型
2020-12-18申請共同保證人為第三人是什么意思
2021-02-01非機動車追尾機動車怎樣認定責任
2021-01-01勞動合同變更時未變的內容繼續有效嗎
2021-02-10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可以提高注冊資本嗎
2021-03-13如何避免保險合同糾紛
2021-01-15學生溜出校園被車撞身亡 “校方責任保險”應否理賠?
2021-02-03人身侵權與保險理賠是否兼得
2020-11-1260歲老人被撞保險公司賠多少錢
2021-03-19互聯網保險有哪些法律法規
2021-02-03交通事故后被保險人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0-11-29保險代理人作出的口頭承諾對保險人具有約束力——山城區法院判決
2020-11-20司機肇事逃逸保險公司判賠
2021-02-24買保險花多少錢比較合適?
2020-12-25機動地承包年限有規定嗎
2021-01-25承包合同約定安全事故由一方承擔是否有效
2021-03-25土地承包權可以繼承嗎
2021-02-032020國家棚改最新政策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