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頂替沒有逃逸如何處理
交通肇事逃逸后找人頂替交通肇事人及頂替人應當依法分別處罰。
交通肇事后讓人頂替的行為屬于對責任歸結的逃避,此時,交通事故已經造成了對公共秩序的威脅,同時造成了嚴重的人身或者財產損害,客觀上已構成交通肇事罪;讓人來頂替屬于另外的行為,該行為侵害的是司法活動的公正,不符合事后不可罰理論論述的范圍,因此應當另行定罪量刑。
1、所謂的“事后不可罰行為”,又稱共罰的事后行為。一般通說認為,事后不可罰行為是發生在狀態犯的前提下,行為人實施了一個先行為,在先行為侵犯的法益的范圍內又實施了一個對先行為造成的不法狀態加以保持或者利用同時并未侵犯新法益的后行為,這個后行為即可以為先行為所概括,無需再次予以法律評價。由此,判斷是否屬于事后不可罰行為必須符合以下幾個要件:兩個行為的實施是基于同一個犯罪故意;第一個行為必須構成狀態犯;第二個行為沒有超出第一個行為的法益范圍;兩個行為均符合完整的犯罪構成要件。事后不可罰行為本質上是先行為已符合完整的犯罪構成,足以評價整個行為的性質,同時后行為能夠被主行為加以吸收,故無需另行定罪評價。
2、交通肇事后叫人頂替的行為,前后兩行為侵害的范圍不同。交通肇事后讓人頂替的行為本質上可分為交通肇事后的“逃逸”和“頂替”兩個行為。肇事者的“逃逸”是一種規避法律責任、侵害被害人權益的違法行為,屬于交通肇事中的從重評價的范圍,其侵害的是公共安全;而肇事者讓人“頂替”的行為雖然與交通肇事本身有一定的因果聯系,但其實質上侵害的是司法機關的正常訴訟活動,其侵害的法益顯而易見的已遠遠超出了前行為所能涵蓋的范圍。同時前后兩個行為的主觀狀態不同,事后不可罰的行為要求前后兩個行為基于同一個犯罪故意,而在交通肇事后讓人頂替的行為中,前一個交通肇事是過失犯罪,后一個讓人頂替的行為是明顯的故意行為,前后行為的主觀狀態是不相同的。
3、叫人“頂罪”的行為符合妨害司法罪構成要件。?交通肇事后造成嚴重的危害結果,即能構成交通肇事罪,不存在不法狀態的持續要求。之后叫許某“頂罪”的行為,屬指使他人作偽證,主觀上是為了逃避法律追究,主觀方面是出于直接故意,明知自己叫頂替的行為會妨害國家司法機關的正常訴訟活動,卻希望這一危害結果發生,客觀方面表現為指使他人作偽證,已侵害司法機關的正常訴訟活動的客體,其行為符合妨害司法罪的構成要件。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找人頂替就是一種逃避責任的行為,并不是說本人不離開現場,就不會認定為交通肇事逃逸,并且對于這種逃逸的行為的話,那么應當會嚴肅進行處理,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監察委員會是行政監督體系嗎
2021-02-142019最高人民法院對離婚案件的判案標準最新規定
2021-01-23銷售虛擬貨幣是否違法犯罪
2020-11-14法院如何處理反擔保
2021-02-21非法雇傭外國勞工如何處罰
2020-12-04破產和解制度對債務人的積極意義是什么
2020-12-05結婚年齡降至18周歲是真的嗎
2020-11-10公司不履行貿易合同怎么辦
2021-03-25500米以上建筑允許修建嗎
2021-02-28工傷申請應該歸哪個仲裁委管轄
2020-12-10該保險合同是即時生效還是附期限生效
2021-02-16因特別約定條款引起的保險糾紛
2020-12-23海事保險合同有哪些規定?
2021-03-02一般保險合同糾紛案例
2020-11-17失地保險一次性繳費標準
2021-01-03患白血病遭保險公司拒賠
2021-03-17保險公司推定為全損車主可以賣車嗎
2020-12-22個體工商財產保險家具理賠標準是什么
2021-03-07家庭財產出險后被保險人需要做些什么
2020-11-12汽車沒保險能置換嗎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