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頂替沒有逃逸如何處理
交通肇事逃逸后找人頂替交通肇事人及頂替人應當依法分別處罰。
交通肇事后讓人頂替的行為屬于對責任歸結的逃避,此時,交通事故已經造成了對公共秩序的威脅,同時造成了嚴重的人身或者財產損害,客觀上已構成交通肇事罪;讓人來頂替屬于另外的行為,該行為侵害的是司法活動的公正,不符合事后不可罰理論論述的范圍,因此應當另行定罪量刑。
1、所謂的“事后不可罰行為”,又稱共罰的事后行為。一般通說認為,事后不可罰行為是發生在狀態犯的前提下,行為人實施了一個先行為,在先行為侵犯的法益的范圍內又實施了一個對先行為造成的不法狀態加以保持或者利用同時并未侵犯新法益的后行為,這個后行為即可以為先行為所概括,無需再次予以法律評價。由此,判斷是否屬于事后不可罰行為必須符合以下幾個要件:兩個行為的實施是基于同一個犯罪故意;第一個行為必須構成狀態犯;第二個行為沒有超出第一個行為的法益范圍;兩個行為均符合完整的犯罪構成要件。事后不可罰行為本質上是先行為已符合完整的犯罪構成,足以評價整個行為的性質,同時后行為能夠被主行為加以吸收,故無需另行定罪評價。
2、交通肇事后叫人頂替的行為,前后兩行為侵害的范圍不同。交通肇事后讓人頂替的行為本質上可分為交通肇事后的“逃逸”和“頂替”兩個行為。肇事者的“逃逸”是一種規避法律責任、侵害被害人權益的違法行為,屬于交通肇事中的從重評價的范圍,其侵害的是公共安全;而肇事者讓人“頂替”的行為雖然與交通肇事本身有一定的因果聯系,但其實質上侵害的是司法機關的正常訴訟活動,其侵害的法益顯而易見的已遠遠超出了前行為所能涵蓋的范圍。同時前后兩個行為的主觀狀態不同,事后不可罰的行為要求前后兩個行為基于同一個犯罪故意,而在交通肇事后讓人頂替的行為中,前一個交通肇事是過失犯罪,后一個讓人頂替的行為是明顯的故意行為,前后行為的主觀狀態是不相同的。
3、叫人“頂罪”的行為符合妨害司法罪構成要件。?交通肇事后造成嚴重的危害結果,即能構成交通肇事罪,不存在不法狀態的持續要求。之后叫許某“頂罪”的行為,屬指使他人作偽證,主觀上是為了逃避法律追究,主觀方面是出于直接故意,明知自己叫頂替的行為會妨害國家司法機關的正常訴訟活動,卻希望這一危害結果發生,客觀方面表現為指使他人作偽證,已侵害司法機關的正常訴訟活動的客體,其行為符合妨害司法罪的構成要件。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找人頂替就是一種逃避責任的行為,并不是說本人不離開現場,就不會認定為交通肇事逃逸,并且對于這種逃逸的行為的話,那么應當會嚴肅進行處理,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共同申請同一商標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6唯一住房能逃避法院強制執行嗎
2020-12-29離婚后如何強制執行探望權
2021-03-10法院公告期算在審理里嗎
2021-02-07房屋繼承公證的幾大注意事項
2020-11-14春季要如何購房
2021-01-02勞動關系狀態種類有哪些
2021-02-06婚前買房婚后辦證是否屬于共同財產
2020-12-07旅游意外險的概念是什么
2021-02-14飛機延誤賠償哪里領
2020-12-02交通事故肇事者賠償后保險公司是否適用損害填補原則
2021-03-04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07保險費交清與本保險合同是否生效
2021-01-29保險理賠后還可以索要折舊費嗎
2021-01-09保險合同無效有什么原因和后果
2021-02-06投保人的定義,投保人在投保后應該承擔哪些義務
2020-11-23人到中年買保險
2021-02-07山林土地入股合同范文內容是什么
2021-01-242020年棚改項目的拆遷補償方案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1哪些人能分到房屋拆遷補償款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