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0民法總則無民事行為人是指什么?
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所謂無行為能力人,是指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或已滿八周歲但患有精神病、完全不能辨別自己行為的性質和后果的未成年人是無行為能力人。無行為能力人對自己行為的性質和后果都無法判斷,只能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為進行各種民事活動。但是,在實踐中,并不是所有的民事活動都需要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無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一些根據其年齡、智力事實上可以理解的行為或不會損害其利益的行為,比如購買一塊橡皮,接收獎勵、贈與等等。
二、無行為能力人的行為效力的內容
1、純粹受益和行為能力以內的細小民事行為有效;
2、其他行為均無效;
3、如果定立合同,合同本身不能成立。
關于無行為能力人繼承問題補充: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1985年9月11日)第41條規定,遺囑人立遺囑時必須有行為能力。無行為能力人所立的遺囑,即使其本人后來有了行為能力,仍屬無效遺囑。遺囑人立遺囑時有行為能力,后來喪失了行為能力,不影響遺囑的效力。必須注意的是,民法通則(1986年4月12日)第十一條第二款規定,十六周歲以上不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因此,他們所立的遺囑應為有效。盲、聾、啞屬于生理疾病,并不代表其無行為能力或行為能力受到限制,他們所立遺囑應為有效。
我國的民法中對無民事行為人有著非常明確的界定,也對無民事行為人所進行的社會活動是否具有效率作了明確的規定。需要注意的是,無行為能力人所做出的決定和行為,在法律上具有不確定性,例如與無行為能力人簽訂相關的勞動合同或者協議,在法律上是不被認可的,不受法律保護。
民法總則委托代理終止的條件是什么
榮譽權在民法總則中是指什么?
委托代理終止民法總則是怎么規定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簽合同按的手印的要求是什么
2021-01-06患者能否要求精神損害撫慰金賠償
2021-02-12股權托管中心能轉讓股權嗎
2020-11-11原產地標記注冊流程是什么
2021-03-09有房貸的房子能進行反擔保嗎
2021-01-15交通事故鑒定費是不是保險公司出的
2021-01-23怎么限制探望權的時間
2021-03-09夫妻財產贈與時財產歸誰
2020-12-20審查監督程序時效
2021-02-07撤銷強制執行兩個月了怎么還沒消除
2021-03-19二審案件能否申請回避
2020-12-18車禍二人死亡應該賠償多少錢
2021-03-10純包工算雇傭關系嗎
2020-12-07房地產中介的收費標準
2020-12-11勞動者不承認勞動關系怎么辦
2020-11-10勞動規章制度怎么舉證
2020-11-15實習期沒有工資需要簽合同嗎
2021-02-132020勞動法律關于勞動力外包是怎樣規定的,與派譴的區別
2021-03-23勞動爭議訴訟屬于行政訴訟嗎
2020-11-09合同三年可以辭退嗎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