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是對公司、企業或其他單位財產的一種侵犯,此時無論是定罪還是處罰,都必須要清楚的知道行為人具體的犯罪數額是多少。那么實踐中該如何確定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數額呢?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
一、如何確定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數額
(刑法第385條)
(一)數額在3萬元以上不滿20萬元的,屬于“數額較大”,數額在1萬元以上不滿3萬元,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其他較重情節”,應予立案,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
1.多次索賄的;
2.為他人謀取不正當利益,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損失的;
3.為他人謀取職務提拔、調整的。
(二)數額在20萬元以上不滿300萬元的,屬于“數額巨大”,數額在10萬元以上不滿20萬元,涉嫌上述三種情形之一的,屬于“其他嚴重情節”,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三)數額在300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特別巨大”,數額在150萬元以上不滿300萬元,涉嫌上述三種情形之一的,屬于“其他特別嚴重情節”,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二、如何處罰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
根據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條的規定,公司、企業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數額巨大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處沒收財產。
三、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侵犯的客體是什么
侵犯的客體是國家對公司、企業以及非國有事業單位、其他組織的工作人員職務活動的管理制度。在市場經濟的運行機制中,公司、企業以及事業單位、其他組織,后者如教育、科研、醫療、體育、出版等單位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這些單位的工作人員通過自己合法的職務活動,使公司、企業、事業單位等在市場經濟體制中的角色得以正常而出色的發揮。因此,有關法律對這些單位的工作人員的職務活動作了規范,建立起一套明確的管理制度。相關人員受賄罪則是對這套管理制度的直接侵犯,從而產生公司、企業、事業單位等管理層的腐敗,危害公司、企業、事業單位的根本利益,破壞正常的社會主義市場公平競爭的交易秩序。
關于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數額,主要是區分為了兩個標準,即數額較大與數額巨大,其中前者是數額在5000元至2萬元以上,而后者則受賄數額在10萬元以上。律霸小編為您整理本篇文章,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偵辦單位是誰
?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量刑標準是怎樣的
?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司法解釋有哪些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債的擔保是獨立的嗎
2020-11-26行政協議關于賠償的相關法規是什么
2020-12-18全國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標準一致嗎
2020-12-05車輛劃痕險怎么理賠
2020-11-24破產保護的目的是什么
2020-11-24訴后財產保全怎樣處理
2020-12-05自書遺囑的有效條件
2021-03-10對撤訴法院如何處理
2020-11-21交通肇事死亡逃逸的認定
2020-12-29代位繼承的定義
2021-02-13哪些財產可以被繼承?
2021-02-05工傷期能辭退嗎
2021-01-03學生借高利貸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30警察能處理土地糾紛嗎
2021-03-24企業發生重大變故如何解除勞動合同
2021-02-01勞動合同過期是否有效力
2021-03-05離職工資過一個月才結算合法嗎
2021-02-01什么情況必須先經過勞動仲裁
2021-02-12人身意外傷害險
2021-02-08飛機延誤一天賠償多少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