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總則合法權益在哪里規定的
《民法總則》第一條規定:為了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調整民事關系,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據憲法,制定本法。公民作為民事行為主體,從事民事活動的時候會受到一定的制約。
1、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
2、民事主體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犯。
3、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4、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愿原則,按照自己的意思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
5、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公平原則,合理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
二、民法總則有哪些亮點?
1、明確胎兒利益保護
《總則》第十六條規定,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保護的,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但是胎兒娩出時為死體的,其民事權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2、以年齡來劃界的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年齡下調為8周歲
《總則》第十九條規定,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3、再次強調撫養贍養義務
《總則》第二十六條規定,父母對未成年子女負有撫養、教育和保護的義務。 成年子女對父母負有贍養、扶助和保護的義務。
4、擴大監護對象范圍
《總則》第二十一條規定,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第二十二條規定,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知道民法總則的制定主要是為了保護合法權益,針對的主體都是民事活動的行為人,也是民法總則的立法依據,而在民法總則當中對胎兒的利益也作出了相應的保護,并且對監護范圍進行了擴大,也明確了義務。
民法總則委托代理終止的條件是什么
根據民法總則的規定個體工商戶可否有字號?
榮譽權在民法總則中是指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履行的內容
2021-03-20非法利用信息網絡罪立案標準
2020-11-13工傷申報超過30天怎么辦
2021-01-04取保候審和監視居住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11承兌匯票丟失如何掛失
2021-01-13欠條和借條有區別,你知道嗎
2020-11-09假離婚被真離婚怎么辦
2020-12-17沒收手機是侵犯財產權嗎
2021-03-13連帶責任征信多久能消除
2020-12-31物保無效人保對債務如何承擔
2020-12-02收養協議是否適用合同法
2021-03-12孕婦超市摔倒應如何處理,孕婦超市摔倒如何認定責任
2021-03-05臨時用工合同是否可以不繳納社保
2021-03-13競業限制是先仲裁還是先起訴
2021-03-22保險人未明確說明的免責條款是否無效
2020-11-20有關保險公司的問題有哪些
2021-02-19保險代理人的資格條件有哪些
2021-01-20被保險人在索賠中的義務責任
2021-01-10工程施工中存在哪些管理問題
2021-01-09土地承包合同最多簽幾年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