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受賄罪,現在具體的表現形式是很多的,除了常見的主動索賄和收受賄賂外,同時還有可能帶著其他一些“合法”的名義進行受賄。那對于以借款名義受賄此時該如何認定呢?要是無法認定構成受賄罪的話,此時自然不能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下文中律霸小編為你做詳細解答。
一、以借款名義受賄該怎么認定
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以借款為名向他人索取財物,或者非法收受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的,應當認定為受賄。具體認定時,不能僅僅看是否有書面借款手續,應當根據以下因素綜合判定:
(1)有無正當、合理的借款事由;
(2)款項的去向;
(3)雙方平時關系如何、有無經濟往來;
(4)出借方是否要求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其謀取利益;
(5)借款后是否有歸還的意思表示及行為;
(6)是否有歸還的能力;
(7)未歸還的原因;等等。
二、認定受賄罪要注意什么
對于國家工作人員在經濟活動中,為他人謀取利益,以酬謝費、手續費、提成、回扣等各種名義收受財物的行為,是否構成受賄罪,要作具體分析,區分不同情況:
(1)利用職務上的便利與未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區分開來。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是構成受賄罪的不可缺少的要件。國家工作人員沒有利用職務上的便利,而為他人推銷產品,購買物資、聯系業務,以“酬謝費”等名義索取、收受財物的,不應認定受賄罪。對于其中違反黨政機關工作人員嚴禁經商的規定,或違反有關工作制度和紀律的,由所在單位處理。有其他違法犯罪行為的按其他法律規定處理。
(2)合理報酬與違法所得區分開來。如經本單位領導批準,為外單位提供業務服務,按規定得到合理獎勵的;為本單位推銷產品、承攬業務作出成績,按規定取得合理報酬的;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準成立專門機構,從事提供信息、介紹業務、咨詢服務等工作,按規定提取合理手續費的;取得這些合理的勞動報酬,均不屬于受賄。
(3)對搞活經濟、發展生產有利與無利區分開來。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非法索取或者收受他人財物,不論對搞活經濟有利或者無利,其性質都是受賄行為。但是,區分對搞活經濟、發展生產有利或無利這一界限,對于衡量情節輕重,決定是否追究刑事責任;以及對追究刑事責任的應否從輕、減輕或從重處罰;都是必要的、有意義的。
此時需要看一下當事人之間真的是有借貸關系,還是借“借貸”來進行行賄受賄。而在對受賄犯罪進行認定的時候,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具體的內容小編也已經在上文中作出了介紹。若在這方面還有不清楚的地方,請直接來電咨詢我們的專業律師。
?行賄受賄罪定罪認定標準是什么?
?受賄罪中的哪些行為會數罪并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法和企業法有什么區別
2021-02-06商標侵權如何處罰,處罰方式有哪些
2021-01-26如何處理交通事故
2021-03-24武漢首發反家暴人身保護令
2021-03-04女婿要給贍養費嗎
2020-11-15滯納金最多可以收多少
2021-02-05哪些情形下不適用繼續履行
2021-03-17訂單式購銷合同樣本
2020-11-12勞務工需要簽什么合同
2021-01-18離職補償金標準按照應發嗎
2021-02-15遲到可以辭退嗎
2021-03-15人壽保險的被保險人包括哪些人,理賠標準是怎么樣的
2020-11-17妻子代簽的名這份人身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1-01-15保險合同何時成立和生效
2021-03-08意外死亡保險理賠的標準
2020-12-04孕婦摔傷為何不獲賠 保險公司以免責拒賠
2021-02-25保險人未盡說明義務 相關保險條款無效
2020-11-15建筑工程保險的保險期限如何確定
2021-03-05中國留學生出國留學應注意什么以及留學保險有哪些
2021-01-21保險合同違約責任形式有哪些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