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大家都知道,我國是法治國家,國家為了保證社會的秩序,設立了諸多的法律,利用影響力受賄罪是指,國家工作人員的近親屬利用工作人員的職位之便,挑唆國家工作人員參與不正當的勾當,從而獲取更多的好處的行為。那么,利用影響力受賄罪是什么?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一、本罪簡介
從2009年10月16日開始,國家工作人員的近親屬以及其他與其關系密切的人,利用國家工作人員職權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條件受賄,司法機關將使用利用影響力受賄罪定罪處罰。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布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確定罪名補充規定(四),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七)》的規定,確定了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出售、非法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罪,利用影響力受賄罪等新罪名。
犯罪屬性
行為人的利用行為有雙重性,即先利用了國家工作人員或者自己(主要指離職的國家工作人員)對其他國家工作人員的影響,進而又利用了其他國家工作人員的職權行為。“利用影響力”反映出《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七)》第十三條所規定之犯罪與其他賄賂犯罪的根本區別。
行為人利用影響力,為他人謀取不正當利益,獲取或者索取財物,也嚴重侵犯了國家工作人員的職務廉潔性以及國家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的正常工作秩序,屬于一種特殊的受賄犯罪,因而在罪名中出現“受賄”二字能夠鮮明地體現出本條犯罪的本質特征。
二、司法認定
利用影響力受賄罪與受賄罪的區別
利用影響力受賄罪與受賄罪在利用國家工作人員職務便利為第三人謀取利益,收受或索取第三人財物方面相似,但兩者之間也存在著巨大差別。這里主要探討利用影響力受賄罪與斡旋受賄形態之間的關系。我國《刑法》第三百八十八條規定受賄形態,學界有兩種不同觀點,有人主張定其為獨立的斡旋受賄罪,[4]也有人主張定為受賄罪即可,因為法律明文規定以受賄罪論處。從上面關于利用影響力受賄罪的規定可以看出,除了第一款第一種情形外,第二種情形和第二款的規定與我國《刑法》第三百八十八條的規定很相似,都是利用國家工作人員的職權和地位形成的便利條件,通過其他國家工作人員職務上的行為,為請托人謀取不正當利益,并索取或收受請托人的財物,即他們都是在請托人和其他國家工作人員之間起到斡旋作用的。但兩者之間也是存在著巨大差別的,主要有以下幾點:
1)主體不同
利用影響力受賄罪的主體是國家工作人員的關系密切人、離職的國家工作人員及其關系密切人,而斡旋受賄形態的主體直接為國家工作人員自己。
2)客觀方面不同
利用影響力受賄罪中行為人先是利用與其關系密切的國家工作人員的職權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條件,再通過其他國家工作人員職務上的行為去受賄,而斡旋受賄形態中是國家工作人員直接利用自己的職權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條件,再通過其他國家工作人員職務上的行為去受賄。即在這里他們所依靠的職權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條件的主體不同,前者為與行為人關系密切的國家工作人員,后者直接為該國家工作人員。
利用影響力受賄罪與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的區別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于2006年6月29日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六)》將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條修改為:“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數額巨大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處沒收財產。”2007年11月6日兩高的司法解釋將其所規定的罪名確定為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從以上的規定可以看出,兩者的主體都不是國家工作人員,兩者都是利用一定的職務便利去受賄,這是兩者相似的地方,但他們之間也是存在著巨大差別的,有以下幾點:
1)主體不同
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的主體是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利用影響力受賄罪的主體是國家工作人員的關系密切人、離職的國家工作人員及其關系密切人員。
2)客觀方面不同
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數額較大的行為。利用影響力受賄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關系密切人通過該國家工作人員職務上的行為,或利用該國家工作人員職權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條件,通過其他國家工作人員職務上的行為,為請托人謀取不正當利益,索取請托人財物,或者非法收受請托人財物,數額較大或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行為。另外,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中為他人謀取的利益不分正當與否,而利用影響力受賄罪中的必須為不正當利益。[1]
因為它包含了國家工作人員,盡管不是主犯,但是已經嚴重影響到了國家某些工作的正常運行,甚至會對國家產生不安全的影響,因此這類罪行的判處也是非常嚴重,這也警示我們要遵守法律法規,不得作出危害國家及公民的事情。
?斡旋受賄與利用影響力受賄罪有哪些不同點?
?商業銀行法法律法規
?涉外離婚財產分割法律如何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協議離婚程序及需要什么手續
2020-11-21對非貨幣出資有哪些要求
2020-12-15醫院手術可以非直系親屬簽字嗎
2021-01-15房屋拆遷公告
2020-12-18涉外婚姻該如何辦理結婚證
2021-03-10銀行抵押的房子能申請保全嗎
2021-02-12肇事司機逃逸如何處理
2020-12-16如何區分票據無效和票據變造
2020-12-25個人合伙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27銀行轉賬能證明贍養費嗎
2020-11-16先予執行要多久能下來
2021-01-09故意傷害致人死亡民事賠償標準
2021-02-19經營者使用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格式條款,還生效力嗎
2021-01-14合同詐騙與合同糾紛有沒有區別
2021-02-09房產放棄贈與公證了沒過戶能反悔嗎
2020-11-20一般用人單位是怎么舉證
2020-11-26哪些情況公司可以辭退試用期員工
2021-02-27勞務派遣合同要怎樣解除
2020-12-13員工不辭而別多久才可以解除勞動關系
2021-03-20保險單的法律效力有哪些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