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誹謗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某些虛構的事實,足以損害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
[刑法條文]
第二百四十六條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第九十八條本法所稱告訴才處理,是指被害人告訴才處理。如果被害人因受強制、威嚇無法告訴的,人民檢察院和被害人的近親屬也可以告訴。
二、相關法律和決定:
《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四十六條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老年人、捏造事實誹謗老年人或者虐待老年人,情節較輕的,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有關規定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2000.12.28)
四、為了保護個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人身、財產等合法權利,對有下列行為之一,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一)利用互聯網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
六、利用互聯網侵犯他人合法權益,構成民事侵權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相關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1998.12.17法釋〔1998〕30號)
第六條在出版物中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的規定,分別以侮辱罪或者誹謗罪定罪處罰。
[說明]
一、誹謗必須針對特定的人實施,但不一定非要指名道姓,只要從誹謗的內容中知道被害人是誰,就可以構成本罪,但是行為人的行為必須是直接故意所致,而且情節必須嚴重,否則,不構成本罪。所謂情節嚴重,主要是指手段惡劣、后果嚴重,影響很壞的情形。
二、誹謗罪與誣告陷害罪的界限。這兩種犯罪在客觀方面,都是針對特定對象,采用捏造事實的手段實施的,但主要區別在于:第一,所捏造的事實內容不同。誣陷捏造的是犯罪的事實巾E謗捏造的是足以損害他人人格、名譽的事實。第二,行為方式不同。誣陷是向政府機關和有關部門告發;誹謗則是當眾或者向第三者散布。第三,主觀意圖不同。誣陷是意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處分,誹謗則是意圖損害他人的人格、名譽。
三、本罪一般告訴才處理。對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才由司法機關公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監察委與紀委有何不同
2021-02-22現役軍人結婚未審查違法嗎
2020-12-13被政府質押的房子能買嗎
2021-03-01代寫遺囑有效條件有什么規定
2021-02-27婚姻自由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2021-02-23精神損害賠償計算標準是什么
2020-12-05存款人死亡后的存款如何處理
2020-11-27合同能否約定完全免責
2020-12-17法定繼承人的兄弟姐妹之間如何繼承遺產
2020-12-22競業限制是否對所有員工都適用
2020-11-10人壽保險的理賠時效
2021-03-13人身保險合同中止后可以繼續嗎
2021-03-12人身保險的原則具體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04肇事逃逸保險公司拒賠案件
2020-12-27車險理賠7個月沒結果
2021-01-20保險經紀人的民事法律責任有哪些
2020-12-13哪些情況投保人需如實告知
2020-12-0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保險法》等五部法律的決定
2021-01-22保險代理人能為客戶提供的服務有哪些
2021-02-16土地轉讓違法嗎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