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賣親生子女的行為定性
1999年10月27日《全國法院維護農村穩定刑事審判工作座談紀要》(以下簡稱紀要)規定:“對于出賣子女確屬情節惡劣的,可按遺棄罪處罰。”2000年3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全國婦女聯合會關于打擊拐賣婦女兒童犯罪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規定:“出賣不滿十四周歲子女,情節惡劣的,以拐賣兒童罪追究刑事責任。”遺棄罪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拐賣兒童罪為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有特殊情節的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死刑。
從立法精神看,出賣不滿十四周歲的親生子女,其實質是拒不履行法定的撫養義務,其行為完全可以被刑法規定的遺棄罪所包容。因此,紀要明確了“可按遺棄罪處罰”的定性意見。那么,“對于自己的親生子女”,“拐”從何來?因此定性為拐賣兒童罪,有違我國刑法確立的罪刑法定原則。據此,在通常情況下,對于出賣不滿十四周歲親生子女,情節惡劣的,按遺棄罪追究刑事責任,是符合立法精神的。
筆者認為出賣不滿十四周歲親生子女主要指下列情形:(1)事先約定為他人生育,生育后將子女出賣而收取錢物的;(2)為出賣而生育,將生育作為營利手段的;(3)出賣親生子女二人以上的;(4)生父或生母單方擅自將親生子女出賣,另一方不能原諒的;(5)采取人身強制手段出賣親生子女,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這些情形,要么營利目的明顯,要么違背生父或生母意愿,帶有欺騙性,要么具有公然強制性,其社會危害性要遠遠大于遺棄罪,理應受到法律嚴懲,應以拐賣兒童罪追究刑事責任。
二、中間人的行為定性
在司法實踐中,真正將親生子女直接出賣給他人的并不多見,行為人往往通過中間人牽線搭橋。在出賣者構成犯罪的情況下,對中間人的行為如何定性,也存在著認識上的分歧。主要有兩種觀點:一是依附說,即對于中間人應按照出賣者的行為性質定罪,并且只能認定為從犯;二是獨立說,即對于中間人均應按拐賣兒童罪認定,是否屬于從犯,應取決于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及獲利多少。
筆者傾向獨立說。因為中間人參與到他人出賣親生子女,與參與到普通拐賣婦女、兒童犯罪的情形是不同的。參與前者,中間人不僅牽線搭橋,而且通常都直接實施交易;參與后者,中間人通常只是聯系買主、中轉、接送,但并不一定都直接進行交易。在前種情況下,通常是中間人將收取的錢財分配給出賣者;在后種情況下,中間人通常是被動地接受分配。顯然,對于參與到他人出賣親生子女案件中的中間人,不是在簡單地促成他人的買賣兒童交易,而是在獨立地實施出賣他人的行為,有些甚至以此為業,出賣多人,謀取巨大利益,因此,出賣不滿十四周歲親生子女,不論出賣者是否構成犯罪,構成何罪,對于直接實施出賣行為的中間人均應按拐賣兒童罪定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住房限購政策內容
2021-02-08商帳追收委托流程是什么
2020-11-24商標使用許可期限屆滿后對庫存產品如何處理
2021-01-28哪些使用注冊商標行為應限期改正
2021-03-06交通事故協議書怎么寫
2021-03-07贍養糾紛舉證要哪些證據
2020-12-09尋釁滋事被行政拘留后還能再追訴嗎
2020-12-11公司倒閉員工按入職時間怎么賠償
2021-01-18工作3年未簽訂勞動合同后辭職可以申請補償金嗎
2020-12-20取保候審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1人壽保險合同的條款的內容包括哪些
2020-12-04車禍死亡保險理賠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1-30汽車他人放火燃燒保險賠嗎
2020-12-13在責任保險中第三人是否有權向保險人請求保險金給付
2020-11-29保險公司會審查理賠材料的合法性嗎
2021-01-08保險經紀人的民事法律責任有哪些
2020-12-13怎么才能讓自己順利獲得保險公司的理賠
2021-03-13保險公司拒賠有哪些合法理由
2020-11-29強制保險如何立法
2021-03-16保額與保費是同一個概念嗎?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