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架罪是最為嚴重的侵犯人身權利犯罪之一,它的法定刑最低是十年有期徒刑,致使被綁架人死亡或殺害被綁架人的,只有絕對的確定刑——死刑。由此不難看出,我國刑法對綁架罪社會危害程度的評價是極大的。
綁架罪的犯罪客體主要是公民的人身權利,同時還侵犯了他人的財產權利或者其他權利。在勒索財物方面,絕大多數法學者都認為,其勒索的對象只能是被綁架人以外的第三人。如認為“對被綁架人的近親或者其他人(包括單位乃至國家)勒索財物或者提出其他不法要求,是利用第三人擔心被綁架人的安危而‘贖回’被綁架人”;①如“所謂勒索財物,是指行為人在綁架人質以后,以一定方式將綁架人質的事實通知被綁架人的家屬或其他利害關系人,并以繼續扣押人質或加以殺傷相要挾,勒令其在一定時間內交付一定數額的金錢或財物,以換回人質”;②又如“綁架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利用被綁架人的近親或其他人對被綁架人安危的憂慮,而使用暴力、脅迫或者麻醉方法劫持或以實力控制他人。”③但是筆者認為,考慮到綁架罪極大的社會危害性,以及其侵犯的客體主要在于公民的人身權利上等因素,應該取消向第三人勒索財物作為索財型綁架罪的要件之一的限制。本文試圖從以下幾個方面闡述這一問題。
一、從法律規定上看
我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條規定:“以勒索財物為目的綁架他人的,或者綁架他人作為人質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致使被綁架人死亡或者殺害被綁架人的,處死刑,并處沒收財產。以勒索財物為目的偷盜嬰幼兒的,依照前款規定處罰。
從這一規定中可以得知,我國刑法把以勒索財物為目的的綁架行為、綁架劫持他人的行為和以勒索財物為目的偷盜嬰幼兒的行為統一界定為綁架罪。即綁架罪有三種行為方式:一是以勒索財物為目的而綁架他人的行為;二是綁架他人作人質,以達到滿足其不法要求的目的;三是以勒索財物為目的,偷盜嬰幼兒的行為。但是,我們無法得出以勒索財物為目的的綁架行為,其勒索對象必須是被綁架人以外的第三人的結論。另外,我國有關綁架罪的司法解釋當中也沒有涉及到勒索財物對象的問題。因此,把“向第三人勒索財物”作為綁架罪的要件之一這只是一種學理解釋,而學理解釋的性質是屬于理論性的探討,在法律上不具有約束力,更不能作為司法機關辦案的依據。
二、從立法精神上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警以車輛違章未處理不予年審年檢合法嗎
2020-12-27簽訂無限期合同離職有賠償金嗎
2021-01-09醫護人員因工作原因感染,是否屬于工傷?
2020-12-18著作權侵權案件處理原則有哪些
2021-02-27行政處罰停產停業多長時間
2020-11-14施工合同無效需要承擔什么法律后果
2021-01-08生而不養的父母,可以不贍養嗎
2021-01-10撫養權拒絕執行怎么處理
2020-11-26商業銀行承擔責任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0實習期沒有簽合同可以直接離職嗎
2021-03-23勞務外包的好處有哪些
2021-01-06新勞動法被辭退怎么賠償
2020-12-14勞動監察大隊和勞動局是一回事嗎
2021-02-14雇主責任險是什么意思
2021-03-22外資保險公司 未按照規定公告罰款多少
2021-01-19保險合同在何種情況下需要變更
2021-01-08洗車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拒賠可行嗎
2021-01-25產險索賠指南
2021-03-26土地流轉合同協議書
2021-02-21農村集體土地流轉是什么意思
2020-12-22